2012/3/1 15:09
Q5、不能喝酒或抽煙嗎?
孕婦若在懷孕后的前三個月抽煙,可能會增加胎兒有兔唇或顎裂發(fā)生的機會。懷孕中抽煙或是經常吸入二手煙的話,寶寶將來較易有學習障礙或行為上的問題。
懷孕晚期是胎兒神經細胞與腦部大量發(fā)生溝通與聯(lián)結的階段,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會因為酒精而受到影響,對于胎兒的腦部發(fā)育會造成嚴重傷害,有酒癮的女性應該在懷孕之前就先戒酒。
Q6、懷孕可以喝中將湯嗎?
中將湯藥性溫補,主要是讓女性通經,緩解不適癥狀。依照中醫(yī)說法,懷孕時期火氣較大,此時喝中將湯恐有上火之疑慮。部分女性在懷孕前有服用中將湯調經的習慣,有時在懷孕初期因為不知道已經懷孕仍然服用,懷孕期間服用中將湯,對胎兒并無不良影響,但懷孕后會有體質改變的現(xiàn)象,故確認懷孕后,建議停喝中將湯。
Q7、咳嗽可以吃川貝枇杷膏嗎?
市售川貝枇杷膏配方不一,其中有些含有“紅花”是屬于中藥的避孕藥材,選購時必須特別留意。其實懷孕期間有任何不適,都應該與醫(yī)師討論后再處理,所以咳嗽可不可以吃川貝枇杷膏,只要確定藥物配方,在與醫(yī)師討論過后,自然可以安心服用。此外治療咳嗽也不是只能吃川貝枇杷膏,看過醫(yī)師后自然會有更適合孕期的處理方式。
Q8、孕婦可以吃粉光參或人參嗎?
在臨床上,中醫(yī)一般建議在“氣虛”的情形下才使用人參,可以補氣并有安胎效果。對于某些實熱體質的孕婦,或懷孕后期體質偏熱的孕婦,如果服用人參溫熱補品,有可能助火動胎,加重懷孕的不適。人參種類甚多,如高麗參、吉林參、黨參、粉光參、太子參等,有溫補、平補或涼補的不同,所以與醫(yī)師討論后再服用,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Q9、吃木瓜寶寶會得黃疸?
寶寶會黃疸主要是因為血中膽紅素升高,導致眼球鞏膜(眼白部分)與皮膚泛黃。一般人過量攝取紅色與黃色的蔬菜、水果,如胡蘿卜、南瓜、木瓜、橘子、橙子、柿子、芒果等,會使血中的胡蘿卜素含量過高,胡蘿卜素沉積于皮膚,會使皮膚變黃。但是目前臨床上并未有孕婦或產婦因食用木瓜,引致新生兒黃疸發(fā)生的報告,木瓜的食用與黃疸的發(fā)生并不相關。
【醫(yī)師的話】
懷孕時一定要避免接觸煙酒,因為在不同階段,會造成不同影響。尤其有抽煙習慣的女性,其受孕機率也會受到影響。一旦懷孕,子宮外孕的機率也會增加。而酒精對胎兒的可能影響,則包括生長遲緩、頭圍過小、顏面畸形、學習障礙、記憶障礙、過動等不同癥狀。懷孕最后三個月是影響最嚴重的時期,因此懷孕全程最好都不要喝酒,避免影響胎兒。提醒孕媽咪們,懷孕時期遠離煙酒才是最佳之道。
Q10、吃燕窩,寶寶可以避免黃疸?
這種說法在中醫(yī)上并沒有根據。燕窩,性味甘平,滋陰潤燥,補中益氣,臨床上一般于病后身體虛弱調理時使用。燕窩被當成珍寶,恐怕是落入“物以稀為貴”的窠臼中。由于中華民族各地風土民情歧異頗多,某些地區(qū)會鼓勵孕婦多吃燕窩補身,但臨床上仍要特別注意,燕窩里含有動物性蛋白質,有特異體質的孕婦要小心吃燕窩而引起過敏的反應。
Q11、多吃黃連、人參、藥酒可以養(yǎng)胎?
黃連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能,但是過服或服用太久,容易敗胃。但是,中醫(yī)認為有是證而用是藥,例如某些妊娠惡阻(即妊娠嘔吐),屬于胃熱引起的,臨床上也會使用黃連來治療。
若是一味認為懷孕體虛,就盲目進補如人參這種甘溫火熱的補品,就猶如火上澆油,勢必使內熱突然上升,血熱妄行,嚴重的話可導致先兆性流產,或使產程延長導致難產。藥酒類含有酒精成份,對于胎兒影響甚大,準媽媽們不可不忌。
Q12、吃薏米會落胎?
薏米是人們熟悉又常食用的食品和中藥,其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胃、利水滲濕、清熱排膿之功。然而薏苡仁之根,古書上曾拿來做為墮胎之用。此外,實驗研究也發(fā)現(xiàn)薏苡仁油,會增加兔子與豚鼠的子宮興奮收縮。清朝《本草求真》一書中也提到“有孕婦女,不宜妄用,以性專下泄也?!?/P>
Q13、孕婦可以吃成藥嗎?
許多具有毒副作用的單味中草藥,常以配方形式出現(xiàn)在中成藥之中,服用時尤須慎重。應禁忌的中成藥主要有牛黃解毒丸、牛黃清心丸、風濕藥酒、跌打傷藥等,甚至使用傷藥的貼布都要謹慎,不宜用太久。臨床上,只要醫(yī)生辨證正確,用藥得當,即使藥物雖毒雖忌,亦可使病去胎安。所以孕婦一旦生病,仍舊可以使用較具爭議性的藥,但病情好轉即考慮停止,不再使用了。
Q14、孕婦不可以喝咖啡或茶嗎?
咖啡和茶這類的飲料都含有咖啡因,準媽媽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內要減少喝咖啡或茶的量,最好都不要喝。某些相關的研究指出,飲用過量的咖啡,會增加胎兒畸形、流產的機率,以及出生嬰兒體重過輕等現(xiàn)象。同時咖啡因的興奮作用,亦容易造成胎兒心律不整、孕婦心跳加快、排尿增加,無形中加重心腎的負擔,所以孕婦還是三思而后行吧!
【醫(yī)師的話】
自古以來,中醫(yī)就有所謂的“妊娠禁忌藥”,從性能上來看,主要針對以下用藥。
1、活血化瘀之品——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追血下溢,容易導致流產。
2、破氣走竄之品——導致氣行逆亂,以致于氣不統(tǒng)血則血下溢,容易導致流產。
3、大寒大熱之品——過寒則宮冷胎萎、過熱則血熱妄行。
4、下行滑利之品——這類下降類的中藥往往具有通利小便或瀉下通便的作用,過用則傷陰耗氣由此導致胎氣下墜。
有毒之品——毒胎作用。
人們普遍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其實,“是藥三分毒”,特別是對于懷孕早期的準媽媽來說,還是少用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