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5 09:06
5.洗澡
從醫(yī)學角度講,有條件的家庭應該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由于條件有限,洗澡時室內(nèi)溫度難以保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則根據(jù)氣候來選擇兩次洗澡間隔的時間:炎熱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環(huán)境溫度較低,如家庭有條件使室溫保持在26℃~28℃,水溫在38℃~50℃之間,選用的浴液或肥皂應為對皮膚刺激小的嬰兒專用肥皂。也可每天洗一次澡,如不能保證室溫,則可每周洗1~2次澡或常用溫水擦洗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折處,并在每次大、小便后,用溫水擦洗臀部及會陰部,以保證新生兒舒適、干凈。每次洗澡的時間安排在喂奶前1~2小時,以免引起吐奶。
洗澡要按先上身再下身,先上肢再下肢的順序,依次清洗頭頸、腋窩、手心、肘彎、前胸、腹部,最后洗腹股溝、大腿和腋窩皺折處、腳等。洗完后,用左手前臂托住新生兒胸前,手掌托住新生兒右側(cè)腋窩處固定,使之呈前傾的姿勢,然后清洗背部及臀部和臀紋。全部洗完后再翻至仰臥位,左手托住頭頸部,右手抓住腳踝部拎出水面,放至一塊預先準備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上,并包起來輕輕擦干,注意皮膚皺折部位應輕輕蘸干。
6.五官護理
注意新生兒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
由于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經(jīng)常用力擦洗口腔。新生兒齒齦邊緣有時有黃白色小斑點稱上皮珠(俗稱“馬牙”),這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生后數(shù)周會自行消失,不要視“馬牙”為不吉利的東西,更不可用針、特別是用不潔針去挑,以防細菌由此處進入體內(nèi)而引起敗血癥。
眼:眼部要保持清潔,如果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擦凈,再滴眼藥水。
口腔:切不可用布擦或挑割,以免感染。部分地域可能有用青色的布片蘸著淘米水給新生兒漱口的舊習俗,應堅決廢止實為不必,應當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用不干凈的東西來清潔新生兒的皮膚和口腔。口腔粘膜如出現(xiàn)不易擦去的白色膜狀物,可能為真菌感染引起的“鵝口瘡”,應到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