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4:18
過去的印象中,牛奶是西方人喜愛的食品,其實,我國食用牛奶的歷史已經(jīng)非常悠久。早在公元500年左右陶弘景寫的《本草經(jīng)集注》中就對牛奶的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隨后,歷代醫(yī)家不斷完善。
明代醫(yī)藥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牛奶可以“補益勞損,潤大腸,治氣痢,除黃疸,老人煮粥甚宜”的記載。
牛奶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食品,具有補虛損、益肺胃、養(yǎng)血、生津潤燥、解毒等功效,特別適用于體質虛弱、消化不良、噯氣、吐酸、糖尿病、便秘、皮膚干燥者食用。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款古醫(yī)籍中記載的著名牛奶食療方。
牛奶大米粥滋陰:牛奶250克,大米100克,煮至粥熟加入適量白糖飲用,大米可以增強牛乳補虛損的功能,而白糖具有很好的潤肺生津、補益中氣的作用,三者和用可起到大補陰血的功效,尤其適合身體虛弱、形體消瘦及身體虛弱的老年人食用。
韭汁牛乳飲解毒:牛奶100毫升(煮沸),加入韭菜汁60毫升、生姜汁15毫升溫服。三種原料配伍,溫中行氣,養(yǎng)血活血,解毒的功效,不僅適合脾胃虛寒者食用,而且還是胃癌、食道癌患者的食療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