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04
處罰輕了?
聯合利華真的只是“喊了幾句要漲價”就收到200萬元罰單嗎? 事實遠非如此簡單。 根據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發(fā)布的調查數據,聯合利華散布漲價信息前一周(3月14日—21日)與后一周(3月22日—30日)的市場銷量相比,上海超市日化產品銷量平均增長21.2倍,其中聯合利華公司旗下部分單品銷量增長高達六七十倍,如奧妙全自動洗衣粉4.0kg在大潤發(fā)超市上海14家門店銷售量增長65倍?!∩虾!⑽靼膊糠殖刑峁┑臄祿@示,3月下旬日化產品銷量明顯上升。西安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奧妙全自動含金紡洗衣粉促銷裝1.7kg”等規(guī)格產品3月22日開始銷量大幅攀升,3月25日銷量達到正常水平的100倍左右。 聯合利華是一家在中國市場占有率較高、對市場價格影響力較大的企業(yè)。據聯合利華年報顯示,2010年聯合利華洗發(fā)類、洗膚類、衣物洗滌類產品分別占到12%、12.6%、15.2%的市場份額。
國家發(fā)改委給出處罰的法律依據:聯合利華散布漲價信息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guī)定》第六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屬于“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價格違法行為,情節(jié)較重,社會影響較大。而根據最新修訂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該類違法行為最高可罰款300萬元。
言外之意,處罰已經手下留情。
“按照西方的標準,企業(yè)一般都很低調,不會在新聞媒體上大張旗鼓宣布漲價信息?!北本┐髮W國家發(fā)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市場競爭中,企業(yè)考慮到市場份額,對于漲價都非常謹慎。經常有企業(yè)采取提前高調發(fā)布漲價信息,以試探市場反應。聯合利華通過媒體公開散布漲價信息,是一種造勢,很容易影響市場穩(wěn)定,帶來跟風現象?!?/P>
據聯合利華201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來自于西歐市場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滑2.7%,原因是該公司將產品價格上調了0.1%。公司首席財務官胡埃特稱,調高產品價格時間早于競爭對手,導致銷售量略有下滑。
在中國,聯合利華公司曾確定4月1日調價,立白、納愛斯等其他日化企業(yè)也確定4月1日和4月6日調價。后由于國家發(fā)改委相關部門“約談”,這些企業(yè)暫緩或取消調價計劃。
在懲罰聯合利華的同時,國家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透露,發(fā)改委已經對康師傅公司過高調整方便面價格予以提醒告誡。
“一些大的連鎖公司、壟斷性企業(yè)的漲價行為,確實會帶來很大的市場沖擊。相互串通的漲價行為,更是應該被制止。”陳平說,“發(fā)改委處罰聯合利華公司,是正確的。在歐洲國家,這種行為會被處罰得更厲害?!?/P>
國家發(fā)改委趁熱打鐵。
就在聯合利華發(fā)布回應聲明的同時,5月6日下午,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約談”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美贊臣、澳優(yōu)奶粉生產商,了解乳品進口、數量、價格、生產等情況。
考慮中國市場秩序的群體行為,作為價格主管部門的發(fā)改委對可能帶動漲價風潮的龍頭企業(yè)進行約談,短期內能顯現分散漲價的羊群效應。
“約談顯然不是平等對話,而是政府試圖影響市場漲落幅度的不對稱措施。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企業(yè)漲價,也有成本上漲和流通環(huán)節(jié)的壓力,因此,調控通脹僅僅通過‘約談’是不可能抑制的,政府相關部門還應該從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标惼阶詈笳f。
日化企業(yè)“違法漲價”國外也罰
歐洲國家對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等日化巨頭違法漲價進行過多次處罰。在截至2010年底的5年當中,歐盟針對價格聯盟操縱市場價格行為總計開出了120億歐元的罰單。
4月13日,歐盟對日化巨頭寶潔公司和聯合利華公司處以3.152億歐元罰款,理由是這兩家跨國企業(yè)聯手操縱歐洲市場的洗衣粉價格。
今年3月,在洗發(fā)、護發(fā)產品領域占70%市場份額的寶潔、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妝品制造商,在西班牙被發(fā)現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3 月3日,西班牙國家競爭委員會一份聲明說,8家美容產品制造商1989年至2008年期間結成聯盟,對在西班牙市場銷售的美發(fā)產品實行共同定價。調查顯示,這些企業(yè)每半年開一次會,討論并制定產品價格和其他企業(yè)策略。
2006年,法國競爭委員會對包括香奈兒、迪奧、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愛馬仕等在內的13個化妝品、香水、奢侈品制造商和銷售公司作出共計4620萬歐元的罰款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