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8:26
玉米油,又稱為玉米胚芽油、粟米油,主要脂肪酸組成是亞油酸55%-60%,油酸25%-30%,棕櫚酸10%-12%,亞麻酸2%以下。玉米油含亞油酸高,其降血清膽固醇的效能優(yōu)于其他油脂。又由于玉米油富含維生素E,所以,其氧化穩(wěn)定性也較好。
葵花籽油,是為數(shù)不多的高亞油酸油脂之一,故有人將它與玉米油列為“健康保健油脂”。其主要脂肪酸組成是亞油酸65%-78%,油酸14%-17%,棕櫚酸6%-8%,硬脂酸2%-3%,維生素E的含量為100mg/100g,還含有綠原酸,其氧化穩(wěn)定性好,但它不宜單獨用于煎炸食品。
橄欖油是從油橄欖鮮果中直接壓榨出來的果汁,分離掉其中的水分后取得。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以上,必需脂肪酸亞油酸與亞麻酸的比例為1:4,正好符合人體對攝入脂肪的標準,對人體健康尤其是心臟健康有益。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diào)查表明,以橄欖油為首選食用油的希臘,心血管系統(tǒng)和癌癥發(fā)病率極低?!〔栌?,是利用油茶的種子榨制的一種優(yōu)質(zhì)食用油。茶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D、K和-胡蘿卜素,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5%-97%,比橄欖油的含量還要高,茶油還含有茶多酚和茶皂甙,對降低膽固醇和抗癌有明顯的功效?!】刂瓶偭?合理搭配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茶油和橄欖油均有食療功能,但不能替代治療疾病的藥物,食用過多也會引起能量過剩,導致機體肥胖和代謝失調(diào)。據(jù)2002年全國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日食用油消費量為41.6g,其中植物油32.9g,動物油8.7g,遠遠超過我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每天食用油量不超過25~30g的標準。
同樣,在選擇油的時候,不能只根據(jù)口感、消費習慣或者價格來購買,而應該從營養(yǎng)健康以及個體情況綜合來考慮。不同品種的食用油,脂肪酸構成不同,其營養(yǎng)特點也不同,因此,可以經(jīng)常更換烹調(diào)油的種類,使用多種植物油。不應該因為某一種油的營養(yǎng)成分高(如某種不飽和脂肪酸),就一直或者大量使用,應控制在推薦量范圍內(nèi)來攝入不同種類的植物油。 植物油和動物油 食用油根據(jù)來源可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常見的植物油來自于含油脂高的植物種子,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等;常見的動物油則取自于動物脂肪組織,包括豬油、牛油、羊油、魚油等。
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熔點低,常溫下呈液態(tài),人體消化吸收率高;動物油以飽和脂肪酸為主,熔點較高,常溫下一般呈固態(tài),消化吸收率不如植物油。
植物油脂肪含量通常在99%以上,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少量的鉀、鈉、鈣和微量元素。動物油的脂肪含量在未提煉前一般為90%左右,提煉后也可達99%以上。動物油所含的維生素E不如植物油高,但含有少量維生素A,其他營養(yǎng)成分與植物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