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8:33
第四招:裱香
有一些菜肴,需要特殊的濃烈香味來覆蓋其表,以特殊的風味引起食者的強烈食欲。這時,就常使用裱香這一烹制技法。
比如熏肉、熏雞、熏鴨、熏魚、熏豆干等食品的制作,就運用了不同的加熱手段和熏料(也稱裱香料)制作而成。通常使用的熏料有:鋸末(紅松)、白糖、茶葉、大米、松柏枝、香樟樹葉等,在加熱時,產(chǎn)生大量的煙氣。這些煙氣中,含有不同香味的揮發(fā)基質(zhì),比如:酚類、醇類、有機酸、羰基化合物等。它們不僅能為食品帶來獨特的風味,而且還具有抑菌、抗氧化的作用,使食品得以長久地保存。
第五招:提香
提香是通過一定的加熱時間,使菜肴的原料、調(diào)味料中的含香基質(zhì)充分地溢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香味素,產(chǎn)生最理想的香味效應,此法即稱之為“提香”。
比如,制作一般的速成菜,由于原料和香辛調(diào)味的烹制加熱的時間較短,再加上原料托糊、上漿等原因,原料內(nèi)部的香味素并未充分溢出。而燒、燜、扒、燉、熬等需要較長時間加熱的菜肴,則為充分利用香味素提供了條件。
實踐證明,肉類及部分香辛料,比如:花椒、大料、丁香、桂皮、香葉、草果、陳皮等調(diào)味料的加熱時間,應該控制在3小時以內(nèi)。因為在這個時間里,各種的香味物質(zhì)會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而溢出增加,香味也更加濃郁,但是超過了3個小時以后,它的呈味、呈香物質(zhì)的揮發(fā),就會趨于減弱。
所以,菜肴的提香,應視原料和調(diào)味料的質(zhì)與量來決定“提香”的時間。
“料頭”的使用
“料頭”的使用,是根據(jù)菜肴中不同的物料,作恰當?shù)呐浯?,總的劃分是兩大類?/P>
1、大料類大料:蒜茸、姜花、蔥度、料菇片。菜炒料:蒜茸、姜花或姜片。蛇油牛料:姜片、蔥段。前汁牛料:蒜茸、洋蔥件或蔥段。魚球料:姜花、蔥段。白灼料:姜件、長蔥。紅燒料:(燒肉)蒜茸、姜米、陳皮未、料菇片(大鱔、水魚等,加蒜子)。糖醋料:蒜茸、蔥段、椒件(八塊雞、馬鞍鱔等,加日字筍)。草菇蒸雞料:姜花、蔥段、陳草菇件或料菇件。清蒸魚料:姜花、料菇片、火腿片、長蔥。鼓油蒸魚料:姜件、長蔥。清湯肚料:火腿片、菜遠、煨料(姜件、長蔥)。
2、小料類小料:蒜茸、姜、蔥。蝦醬牛料:蒜茸、姜絲、蔥絲。咖喱牛料:蒜茸、姜、洋蔥、辣椒。
臆汁牛料:蒜茸、姜米。油泡料:姜花、蔥欖(油泡蝦仁,不用姜花)?;芭A希菏[花。油浸料:蔥絲。鼓汁料:蒜茸、姜米、蔥段(鼓汁)。炒丁料:蒜茸、姜米、短蔥欖。炒絲料:蒜茸、姜絲、蔥絲、料菇絲。炒桂花翅料:蔥米、火腿茸。蒸魚料:肉絲、姜絲、蔥絲、菇絲。紅燜魚料:菇絲、姜絲、蔥絲、肉絲、蒜茸或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