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 09:24
馬拉糕,英文名:Cantonese sponge cake 是傳統(tǒng)的廣式茶樓點心,原是新加坡的馬來族人愛吃的一種食品,原名叫“馬來糕”,后來傳入香港、廣東一帶,才被廣東方言稱為“馬拉糕”。而香港的港式馬拉糕,又叫做古法馬拉糕。最早的古法正宗馬拉糕是由面粉、雞蛋、豬油、牛油混合發(fā)酵三日,最后放在蒸籠蒸制而成,比較麻煩。馬拉糕是廣東茶樓里常見的人氣點心之一,每次馬拉糕的推車一出來,就會被很快就拿完!蒸好的馬拉糕呈金黃色,新鮮吃時非常蓬松、柔軟,帶有輕微的香味,帶有像海綿的柔軟感,還有雞蛋糕的香味,跟松糕有點相似,卻比松糕更松軟。馬拉糕成品可與蛋糕比美,但成本卻比蛋糕低很多。
因為古法的過程所需時間太長,所以現(xiàn)在都把這個發(fā)酵過程給簡化了,只需要拌一拌,蒸一蒸就能做出如此好吃的人氣點心,都來試試吧~
原料:
面粉130g、牛奶100g、白糖70g、全蛋液70g、熟豬油30g、泡打粉7g。
做法:
1、室溫的雞蛋打散成全蛋液(70g大約是小個的本雞蛋2個的樣子)。
2、加入白糖、室溫的牛奶、融化的豬油,用蛋抽打勻(至全部融合在一起,無油水分離狀)。
3、加入面粉和泡打粉,用蛋抽攪拌成無干粉顆粒的細膩糊狀。
4、容器壁抹油。
5、把面糊倒入模具中約8分滿,面糊靜置15分鐘。
6、靜置好的面糊放入鍋中,水燒開后開始計時,大火25分鐘左右即可。出鍋即可倒扣脫模,切片食用。
【美味筆記】:
1、雞蛋和牛奶不要用冰箱里的,要用常溫的,否則融化的豬油倒入后,豬油遇冷會結塊。我第一次做就是遇上了這樣的情況,不過沒關系,HOLD住,把容器坐在熱水里,攪啊攪啊,液體溫度上去后,豬油就又融化開了。
2、步驟2一定要攪到材料全部融合在一起,再進行下一步。
3、步驟4中,容器壁記得要抹油,您不抹油蒸完它死活賴在模具里不出來。
4、面糊不要倒太滿,蒸著蒸著,它會發(fā)育膨脹的
5、面糊靜置是為了讓泡打粉更好的發(fā)揮作用。
6、馬拉糕要趁熱吃,如果隔天吃可以放入微波爐叮熱或上鍋蒸熱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