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5 09:38
授權(quán)原創(chuàng)博客:酒鬼老狼
未經(jīng)作者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摘編——美食天下
小時候在濰坊老家上了一年學(xué),那時候還有生產(chǎn)隊,可能很多年輕的朋友不知道啥叫“生產(chǎn)隊”,那就麻煩自己百度了。我的印象中生產(chǎn)隊的樣子就是除了人所有的東西都是集體的,農(nóng)民就像工人一樣。每天早晨,生產(chǎn)隊長都會站在在我家屋東頭的那棵大樹下,用個大石頭敲掛在樹干上的一塊鐵,“咣咣咣... ...”喊大家伙上工。然后就見人們叼著煙袋的,系著紐扣的、用手扎褲腰的慢慢的磨蹭著自家里蹭出來。到年終的時候,忙了一年的人們就到生產(chǎn)隊里按照自己家一年來掙的工分領(lǐng)取相應(yīng)的物資,包括一家的口糧、一點布票、一點糧票。一般年終生產(chǎn)隊都會殺頭豬,做點粉皮讓大家過個有些許味道的年。
那時候和我邊邊大的有不少小子,我們這些半大小子最愛做的事情是偷吃生產(chǎn)隊的東西,包括地里的花生、還是一包漿水的麥子、地瓜... ... 最愛的還算是吃剛做出的粉皮了。人們把地瓜切碎用磨推好,做出淀粉來做粉皮。很羨慕做粉皮的人,舀一勺子淀粉水,倒在浮在開水鍋里的銅旋子上,用力一轉(zhuǎn),呵呵,粉皮就成了,然后就揭下來涼在豎在院墻邊的葦箔上,干透了就可以收起來了。我們就是愛吃剛剛涼上的粉皮,軟軟的卷起來像吃面餅一樣,直到大人出來攆才罷手。
那時候我是最愛吃粉皮的了,我家里人多做飯都是用口很大的鍋,底下煮點棒子面的糊糊,上面餾著煎餅、窩頭、煮熟的地瓜。至于吃菜那最好的就是用口小鐵鍋放點大油,切上一鍋的白菜,放上秋天在樹林子撿的干蘑菇,當(dāng)然還有吃起來滑溜溜的粉皮,不過一般除非家里來客才會做菜吃。所以那時候我就認為能天天吃上有大油、粉皮的燉白菜就是最最開心的事情。
做個白菜粉皮吃吃,來次憶苦思甜吧。不過,按照以前的老方子做這個菜一定會有人倒胃口的,那就改良下,做成魚香味的白菜粉皮,這樣的味道就會很討喜了。
原料:
豬五花肉、白菜、粉皮、豆豉、郫縣豆瓣醬、陳醋、白糖、精鹽、醬油、生姜。
做法:
1、白菜擇洗干凈,用手撕成大塊,粉皮用剪刀剪成需要的大小,用水泡軟。
2、用陳醋、白糖、少許精鹽、醬油調(diào)成料汁。
3、五花肉切薄片,碼放入鍋,小火煎制出油。
4、放入生姜片,炒香。
5、放入一湯匙郫縣豆瓣醬、少許豆豉,炒香。
6、放入撕好的白菜塊,撒少許精鹽大火翻炒均勻后改小火燉5分鐘。
7、放入泡好的粉皮,(可加少許清水),小火翻炒至熟。
8、倒入調(diào)好的料汁,大火翻炒均勻后即可出鍋。
小酸、小甜,微辣的魚香味的白菜粉皮,這樣的味道很討喜。
原文地址: https://home.meishichina.com/space-372276-do-blog-id-29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