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5:32
俗話說“多事之秋”,秋天不是一個安生的季節(jié)。
首先考驗(yàn)我們的就是比酷暑更兇神惡煞的“秋老虎”。之后便是“一場秋雨一場寒”,溫度變化讓人難以適應(yīng)。從炎熱的夏天步入干燥的秋季,是人體最容易患病的季節(jié)。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扁桃腺炎,支氣管炎等癥狀接踵而至。
面對季節(jié)的更替,需要我們做好自身的保健適應(yīng)這種變化,再飲食上由內(nèi)而外進(jìn)行調(diào)整,可以有效的減輕秋季的燥,涼對身體的危害。立秋是秋天開始的標(biāo)志,民間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fēng)至”,更有立秋“貼秋膘”的說法。夏季人們胃口一般都會比較差,體重也會偏輕一些,因此在北方一帶常會在立秋之日吃燉肉,燉雞,燉鴨,肉餡餃子等厚味的美食儲備能量把夏天身上流失的“膘”給補(bǔ)回來,以便在秋后更有力量勞作。不過如今的飲食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大不相同,即使是在秋天,各種厚味油膩的食物都不適合過量食用。
《素問。臟氣法時論》記載:“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bǔ)之,辛泄之”。意思就是立秋之后要盡量的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應(yīng)該適當(dāng)食用一些酸味和甘潤的食物收斂肺氣,補(bǔ)益肺氣。同時幫助人體吸收和儲備營養(yǎng)。
緩解秋燥食欲低下的餐桌救星其實(shí)很簡單,大家一定都很愛酸辣湯的味道,酸、辣、咸、鮮、香五味俱全。餐前喝上一碗非常開胃,飯后飲用,還有醒酒去膩,助消化的作用。做法時間不是很充裕的上班族,即使是零廚藝,只要10分鐘也能輕松打造這樣一鍋咸鮮開胃的酸辣湯了。
家常酸辣湯
原料:
大骨高湯500毫升、內(nèi)酯豆腐50克、肉絲50克、香菇兩朵、冬筍適量、雞蛋一枚、醋一勺、胡椒粉、淀粉20克(先用水兌成水淀粉備用)、雞蛋打散、醋和胡椒粉備用。
做法:
1、將香菇,冬筍切丁,豬肉,豆腐都切成細(xì)絲。肉絲切好用鹽,生抽,蛋清腌制一下更入味滑嫩;
2、鍋入油,將香菇丁,冬筍丁炒香;
3、倒入一盒骨湯500毫升,(快捷做法)如果沒有也能用清水代替;
4、湯煮開后,加入肉絲用筷子攪拌幾下,肉絲很容易熟,一變色,馬上放入豆腐絲;
5、接著放入6克左右的米醋;
6、倒入水淀粉勾芡,用勺子不斷攪拌一下,觀察一下濃稠度,不夠可以再添加一些淀粉;
7、馬上倒入蛋液,用筷子攪拌均勻,讓蛋液形成漂亮的蛋花絲;
8、開大火煮10秒,最后灑胡椒粉,香油,香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