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20 10:17
疙瘩湯,估計北方的朋友會經(jīng)常吃吧?我是南方人,平時吃疙瘩湯還真挺難得。這是上周拍片的時候,編導要求做的一個湯,錄制節(jié)目前我上網(wǎng)做了做功課,參考了網(wǎng)上好幾個疙瘩湯的方法,選了比較適合在家庭制作的面疙瘩做法,自己先在家試驗了一次,效果爆好,這個湯除了有傳統(tǒng)番茄蛋花湯的酸甜可口,還能在湯里吃到筋道的小疙瘩顆粒,既能當作湯,也能當主食。錄制的節(jié)目的時候,除了成品被裝去拍片,留在鍋里的一小碗,被編導同學呼嚕呼嚕沒幾分鐘就喝光了,然后拿著勺子等在攝像機旁邊,等攝像一拍完,只見那勺子就伸到湯碗里去了。
總結(jié)一下,這個方法做面疙瘩比平時我們用的揉面揪著扔到鍋子里,還有攪成稀面糊,邊煮邊用筷子往鍋里撥這兩種方法都要簡單。只需要掌握好文章后面碎碎念中的幾個要點,就能吃到一碗好喝的疙瘩湯。湯中米粒大小的筋道面疙瘩是亮點,并且這個湯可以調(diào)節(jié)濃稠度,少放點面疙瘩就可以當成平時配飯的湯;而多放點面疙瘩就可以成為一道主食,是不是很棒呢?我稱之為番茄蛋花湯的升級版。
番茄雞蛋疙瘩湯
原料:
番茄2個(中等大?。?、雞蛋2個、面粉50g、白糖、鹽、白胡椒粉、香油。
做法:
1、準備材料。
2、面粉中放入一點點鹽攪拌均勻。
3、雞蛋打散后,取約三分之一個量的蛋液,用于做面疙瘩。
4、蛋液一點一點的淋入面粉中,同時另一個手用尖頭筷子快速的攪拌,直到把碗中面粉攪拌成均勻的小顆粒(比米粒稍大點)。
5、番茄洗凈去蒂,切成塊。
6、鍋中放油燒熱后,倒入番茄塊加一點點白糖用大火爆炒,炒到番茄起糊出沙。
7、倒入兩碗清水。
8、大火煮開,轉(zhuǎn)中火煮三分鐘左右,加一茶匙鹽(5g)調(diào)好味。
9、把面疙瘩用筷子一點點撥入鍋中,邊撥邊用鍋鏟攪散。
10、等感覺鍋中稍有些稠度,就可以了(面疙瘩不一定要全部放完)。
11、保持鍋中滾開狀態(tài),把蛋液由邊緣往中心轉(zhuǎn)圈淋入鍋中,淋完立即用鍋鏟推開。
12、撒些白胡椒粉,淋些香油,出鍋再撒些蔥花就可以了。
【碎碎念】:
1、這個面疙瘩的做法比較簡單實用,很適合家庭里來操作。要點是:蛋液不能一下子倒入面粉中,要很少量的一點一點淋入,邊淋邊用尖頭的筷子快速攪拌,攪拌的動作不要停,直到碗中出現(xiàn)的面粉顆粒比米粒稍大些,就可以了。蛋液淋的少而慢,否則太快會讓面粉顆粒很大;尖頭的筷子比粗頭的筷子更容易控制攪出細小的面粉顆粒。
2、在面粉中放些鹽,做出來的面疙瘩會比較筋道,放入湯中更易成型而不會散開。
3、用蛋液來做面疙瘩會比用清水操作起來更容易。
4、番茄入鍋翻炒的時候,加些白糖會讓番茄更容易出沙起糊。
5、疙瘩湯在鍋中的時候要控制好濃稠度,保持剛出鍋的時候狀態(tài)不會很濃稠,因為疙瘩湯出鍋一段時間后,會變得比剛出鍋要濃稠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