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2:16
中醫(yī)認(rèn)為,香菜辛溫香竄,內(nèi)通心脾,外達(dá)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氣,為溫中健胃養(yǎng)生食品。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氣,醒脾調(diào)中,壯陽助興等功效,適于寒性體質(zhì)。胃弱體質(zhì)以及腸腑壅滯者食用,可用來治療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癥狀。
小兒出疹痘:可取香菜制成香菜酒擦皮膚,或水煎,趁熱熏鼻,或蘸湯擦面及頸部,可以加速疹痘發(fā)出,如已出者則應(yīng)停止使用。
消化不良:橘皮。生姜共入粳米粥內(nèi),再加制成香菜粥,可增強散寒止痛、健胃消食的功效,常用于治風(fēng)寒頭痛。胃弱食滯等癥。
高血壓:用鮮香菜10克,加葛根1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服50毫升,服10天為1個療程,對治療高血壓有輔助療效。
呃忒:羅勒葉6克(鮮葉加倍),生姜3片,開水泡或煎一沸,趁熱服。
嘔吐反胃:鮮草適量搗汁一匙,甘蔗汁二匙,加溫服,一日2次。
眼角膜生翳:種子1-2粒,洗凈,納入眼毗內(nèi),閉目少頃,種子濕脹了,粘連目搜而出。
每百克含蛋白質(zhì)2、0克,碳水化合物6、9克,脂肪0、3克,鈣170毫克,磷49毫克,鐵5、6毫克,胡蘿卜3、77毫克,維生素C41毫克以及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此外還含有揮發(fā)油,右旋甘露糖醇,黃酮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