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2:27
誤區(qū)四:海鮮滿桌不嫌多
一些食客特別喜歡河鮮海鮮類產(chǎn)品,總覺得只有吃這些才顯得宴席足夠高檔。其實,水產(chǎn)品盡管營養(yǎng)豐富,口味鮮美,卻也是污染的“重災區(qū)”。水產(chǎn)品的特性就是富集重金屬,如果一桌當中海鮮和魚類菜肴比例過高,總攝入量必然較大,污染物質更有超標風險。這不僅會加重身體的解毒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發(fā)生中毒。建議每餐的水產(chǎn)品控制在1—3個菜的水平,食用量也要適當控制,每餐不超過200克為好。
誤區(qū)五:蔬菜菌藻不見面
宴飲的一大危害就是動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嚴重不平衡。由于一餐中攝入大量蛋白質無法充分被人體利用,大量蛋白質會分解作為能量使用,同時產(chǎn)生含氮廢物,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并妨礙酸堿平衡。在節(jié)日期間,應當選擇那些平日食用較少的高檔素食,如菌類、高檔新興蔬菜、保健堅果,以及藻類、薯類等具有健康價值的蔬菜。這些素食既能促進健康,還能減輕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同時,它們也會凸現(xiàn)食客的健康素質和時尚品味。
誤區(qū)六:餐后喝碗咸味湯
都說“餐前喝湯越喝越靚”,北方宴席卻很少見到開胃湯水,倒是餐間和餐后會送上有油有鹽的湯。實際上,豐盛的宴席后并不適合飲用大量濃湯。這是因為,大量菜肴已經(jīng)提供了極多的鹽分和油脂,令身體不堪重負;如果再喝湯,必然會增加鹽分和熱量,對健康無益。餐前喝點湯,數(shù)量不至于過多,還能減少食量,對于減肥者有一定好處。餐后或餐間更適合飲用雜糧豆類制成的粥,或者索性用香茶清口。
誤區(qū)七:只吃菜肴不吃糧
眼下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就是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飯,直到酒足菜飽之后,才想起來是不是要上主食的問題。然而,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僅于消化無益,其中的蛋白質還會被浪費,并產(chǎn)生廢物。從營養(yǎng)和健康角度來說,如果不喝酒,餐前不妨上一小碗米飯,或者一小碗粥。這樣既能減少蛋白質的浪費,還能減輕油膩食物傷胃的問題。在冷菜中引入一些含淀粉的原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這些問題。
誤區(qū)之八:酥香小點代主食
目前,大部分餐館酒樓都推出了各種花色主食,替代米飯和面條,推薦給客人,顯得豐富而時髦。這些花色主食主要是各種酥香小點、炒飯、拋餅、油炸點心等,其中油脂含量大大高于米飯面條,特別是酥點類和拋餅類,油脂高達30%以上,甚至還有較高比例的飽和脂肪。如果使用了植物奶油和起酥油,還會帶來對心臟健康極為不利的“反式脂肪酸”。用它們來替代傳統(tǒng)主食,顯然很不明智。美食之后,最好能喝些清淡粥食,既養(yǎng)胃,又能改善營養(yǎng)平衡。如果加入各種粗糧、薯類、豆類,以及一些保健食材,則更能表現(xiàn)出食客對健康品質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