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8 18:44
立秋過后易患濕疹
8月7日是24節(jié)氣“立秋”。立秋后,天氣逐漸轉(zhuǎn)為早晚較涼,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這是因為“立秋”時三伏天還沒到盡頭,暑氣尚未消失。所以,立秋之初,天氣仍很悶熱,人們養(yǎng)生的重點仍是防暑祛濕。
天氣濕熱,還不能盲目進補,滋補食物只會加重胃腸負擔。初秋天氣容易使人脾胃虛弱,所以調(diào)和脾胃是“防虎”關(guān)鍵。適合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多吃瓜果蔬菜,比如芹菜、茄子、黃瓜、西瓜等。紅小豆、綠豆、薏米、白扁豆等也要常出現(xiàn)在餐桌上。它們都能清熱降溫,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
立秋時最易出現(xiàn)腹瀉、低熱和濕疹,家里可以常備兩種“水”——藿香正氣水和三黃水。藿香正氣水能夠化濕,對腹瀉和低熱有很好的療效。而皮膚類疾病則可以嘗試三黃水,三黃即黃連、黃柏、黃芩,各抓10到20克,煎藥湯清洗或涂抹患處,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將三味藥材煎水用來泡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