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8 18:47
廣東人特別喜歡煲湯,在晚飯之前細(xì)細(xì)品嘗一盅老火燉湯,足讓人羨慕不已。但是,最近的食品問題卻讓人質(zhì)疑到燉湯上來。
燉品沒營養(yǎng),還易致癌?
疑惑一:長時間燉出來的湯,不僅湯料的營養(yǎng)成分遭到破壞,而且加熱時間過長,還會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甚至是致癌物。
專家解釋:燉品的主要食材一般以質(zhì)地比較粗老、能耐受長時間加熱的葷料為主,并以大塊、整料為宜,燉的溫度一般保持在90-95攝氏度,以利于可溶性蛋白質(zhì)、肌酸、肌肝、嘌呤、少量氨基酸和脂肪等成分析出,隨肉汁釋放到湯中。所以,燉的過程不需要另外加各種各樣的調(diào)味料,就可以燉出原汁原味、口感鮮美的湯,而且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由于加熱時間比較長,一些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會遭到破壞,但也僅此而已,并不代表燉湯沒有營養(yǎng)。而且燉的溫度不高,不會產(chǎn)生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成分。
水不沸騰,細(xì)菌不死?
疑惑二:燉湯的溫度一直達(dá)不到100攝氏度,總覺得水不沸騰,就不能達(dá)到完全殺菌的作用。
專家解釋:專家建議的“徹底加熱”,是指食物的所有部位都要加熱至70攝氏度以上,并持續(xù)30分鐘以上,這樣才可以殺死99%以上的致病微生物。燉湯的時間遠(yuǎn)不止30分鐘,從殺菌角度來看,燉品是絕對安全的。
綜上所述,大家大可在忙碌一天后,來一盅燉品,放心給自己補(bǔ)一補(b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