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30 17:00
到了秋天,空氣中的濕度越來越低,天氣也越來越干燥,又到了要補水的時候了。補水也不是通過多喝水能解決的問題呀!讓我們來讀一讀下面的文章,看看怎么讓你在這個秋天從里到外水靈靈!
一對一防干燥
1、按摩頭皮防發(fā)干
洗發(fā)時用指腹按摩頭皮,最好時間稍長一點,這樣能刺激頭皮血液循環(huán),幫助發(fā)根吸收更多的滋潤成分。晚上躺在床上,用手指輕輕按摩頭部,從前額發(fā)髻處向后腦勺處來回轉動按摩,往返20-30次,直至頭皮出現(xiàn)發(fā)熱感。
2、眼睛干在座位邊放杯水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皮膚科主任醫(yī)師李廣瑞提醒,上班時,最好在座位邊放杯水,可增加周邊濕度。此外,要經常眨眼,至少要保證4-5次/分鐘,正常情況下,通過眨眼,淚液會均勻地涂抹在角膜和結膜表面,起到供給營養(yǎng)、滋潤眼部等作用,還要多吃水果、蔬菜、乳制品、魚類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3、秋季護唇用橄欖油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中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yī)師宋坪:使用橄欖油來潤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濕效果。橄欖油不含香精和化學物質,其脂肪酸和多種天然脂溶性維生素對滋養(yǎng)肌膚十分有利,而且易于被人體吸收。橄欖油的保濕時間比較長,一般能保持4~8小時。
防干燥按三穴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副主任中醫(yī)師戴奇斌提醒,做好防秋燥工作,這時不妨常按我們身上的“三泉”——涌泉、極泉和陰陵泉。
1、按“涌泉”滋陰降火
涌泉穴位于腳掌前部1/3處,按這個穴位可以滋陰降火,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暈、焦躁等。用拇指按揉該穴20-30次,尤以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2、按“極泉”寬胸寧神
極泉穴位于腋窩頂點,按摩極泉穴可以緩解燥熱引起的情緒不穩(wěn)。雙臂交叉于胸前,雙手適度地按摩捏拿對側腋窩極泉穴,每次約3分鐘,然后用右手拍打左腋下30-50次,再用左手拍打右腋下30-50次,反復操作5遍。
3、按“陰陵泉”利水除濕
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后下方的凹陷處,按此穴可助脾胃運化,利水除濕。用拇指順時針按揉2分鐘,再逆時針按揉2分鐘即可。
防干燥,水下三寶要吃好
1、菱角炒蓮藕,滋陰清熱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系教授黃連珍:菱角生長在湖水里,富含淀粉、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將菱角去皮后切成塊,和蓮藕、蓮子一起炒著吃,清新又爽口。注意菱角的角上有很鋒利的刺,不小心就會傷到嘴,吃起來要小心。另外,菱角屬于生冷食物,脾腎虛寒者少吃。
2、馬蹄配蝦仁,清爽不膩
國家高級營養(yǎng)師許鈺麒:生長在淺水中馬蹄口感清爽,是清火解燥的高手。去皮后切片,和蝦仁、肉等一起炒著吃,能起到解油膩的作用,營養(yǎng)也比較均衡。因為馬蹄是水生蔬菜,有的還生長在泥中,容易受到污染,因此不建議生吃,最好洗凈后煮熟食用。
3、芡實核桃粥,補脾養(yǎng)胃
解放軍第309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王晶:芡實被稱為 “水中人參”,是清熱解燥、健脾利濕的好食材,一到夏秋交替的時候,我就經常會熬芡實粥喝,在超市或者中藥店買點干的芡實,和核桃、大棗以及粳米一起煮粥。新鮮的芡實容易熟,但干芡實比較硬,煮開后可以用小火慢慢燉,這樣吃起來比較軟爛,也好消化。現(xiàn)在超市中也有磨好的芡實粉,用來熬粥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