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16:44
1、高糖高淀粉食品
常見案例:珍珠奶茶、蛋糕、餅干等高糖分與高淀粉食品。
不少人感到心情郁悶時,總會來一片巧克力或一點小零食,讓自己提振精神。吃完甜點后的確會使體內(nèi)血清素變高,進而穩(wěn)定情緒,但若準媽媽在短時間內(nèi)吃太多精致甜食,除了累積過多熱量,也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長期下來恐導致血糖變化異常,引發(fā)妊娠糖尿病;其中含人工果糖的食品又更應避免食用,因研究發(fā)現(xiàn),果糖在人體代謝時雖不需胰島素介入,但在整個代謝過程中卻容易增加脂肪合成,甚至促進癌細胞成長,對孕婦或胎兒都沒有正面幫助,所以果糖也被稱為「世紀之毒」。
不過,準媽媽也不須對自己過于嚴格,偶爾吃一點零食還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但更好的方式則是以五谷雜糧為主的點心做為嘴饞時的首選對象,因五谷雜糧屬于低升糖食品,所含的維生素B群較多,對于情緒穩(wěn)定其實更有幫助??嫡缯鏍I養(yǎng)師也提出其他看法:「很多人擔心吃太多淀粉類會變胖,便二話不說將白米列入拒絕往來戶,但米食其實不比面包遜色,加工成分也較少,若食用臺灣本地種植的稻米,還可減少碳排量,達到地產(chǎn)地銷的環(huán)保概念。」
2 、油類
常見案例: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雞油、酥油等。
芝麻油、芥花油、花生油、橄欖油及堅果類油脂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類,若適量食用,將有助于降低血中壞的膽固醇。
反之,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雞油等飽和脂肪酸較高,則易升高血中壞的膽固醇,進而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常用于制作糕點的酥油及油炸食品則含有較高的反式脂肪,長期下來除了帶來與前述油類相同的影響之外,也有研究指出酥油與癌癥有些許相關性,并不適合孕婦經(jīng)常食用。
3、加工食品
常見案例:火腿、香腸、熱狗、罐頭食品、腌漬物、泡面、冷凍食品等。
加工食品不僅對孕婦不好,就連一般人也應減少食用。康甄真營養(yǎng)師表示,一般加工食品的鈉含量偏高,如果攝取太多,將導致體內(nèi)水分滯留,加重懷孕后期的水腫情形;更甚者,還會造成妊娠高血壓,引發(fā)嚴重后果。為了預防這些情形發(fā)生,除了避開加工食品之外,食物中也不要添加太多醬油或食鹽,世界衛(wèi)生組織更建議,成人一日的鈉攝取量應低于2,000毫克以下(約食鹽5克)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腌漬物及含鹽食品的鈉含量較高,制作蛋糕、餅干等甜食的原料也經(jīng)常含有鈉,為了要讓自己在最健康的狀態(tài)下度過懷孕階段,這些加工食品還是少吃為妙。
4、咖啡因與酒精
常見案例:酒、茶、咖啡等。
咖啡和茶都含有咖啡因,甚至可樂及巧克力當中也含有微量咖啡因??Х纫驎绊戣F質(zhì)吸收,也會透過胎盤囤積至胎兒體內(nèi),久而久之就會發(fā)生胎兒體重不足、貧血或早產(chǎn),所以建議準媽媽應少量飲用,如果真的一時嘴饞,建議每天攝取的咖啡因量應低于200~300毫克(相當于不超過2杯咖啡或茶),才是最安全的做法;不過,最好的方式,是以花草茶做為替代,市面上有些花草茶不含咖啡因,例如薰衣草茶、洋甘菊茶、薄荷茶等,飲用后還能緩解平日累積的壓力,準媽媽不妨購買茶包,只要有空就可以隨時泡來飲用,也不需擔心對肚子里的胎兒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孕婦喝酒對胎兒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又更大,雖然目前沒有資料明確指出飲用多少酒精會對胎兒造成副作用,但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應盡量不喝酒,否則過量將使胎兒產(chǎn)生酒精癥候群,并對其腦部發(fā)育、頭圍及體重產(chǎn)生影響,更甚者會導致死胎,不可輕忽其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