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4:47
西瓜營養(yǎng)分析
西瓜堪稱“瓜中之王”,味道甘味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蘋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zhì),是一種富有營養(yǎng)、純凈、食用安全的食品。
1、 西瓜可清熱解暑,除煩止渴: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急性熱病發(fā)燒、口渴汗多、煩躁時,吃上一塊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癥狀會馬上改善;
2、 西瓜所含的糖和鹽能利尿并消除腎臟炎癥,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質(zhì)轉(zhuǎn)化為可溶的蛋白質(zhì),增加腎炎病人的營養(yǎng);
3、 西瓜還含有能使血壓降低的物質(zhì);
4、 吃西瓜后尿量會明顯增加,這可以減少膽色素的含量,并可使大便通暢,對治療黃疸有一定作用;
5、 新鮮的西瓜汁和鮮嫩的瓜皮增加皮膚彈性,減少皺紋,增添光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高血壓患者、急慢性腎炎患者、膽囊炎患者、高熱不退者食用;
2、糖尿病患者少食,建議兩餐中食用;脾胃虛寒,濕盛便溏者不宜食用。
食物相克
西瓜忌與羊肉同食。
制作指導
生食,絞汁飲,煎湯或熬膏服。
食療作用
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jīng);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主治胸膈氣壅,滿悶不舒,小便不利,口鼻生瘡,暑熱,中暑,解酒毒等癥。
注:
1、、巧辯西瓜生熟:一手托西瓜,一手輕輕地拍打,或者用食指和中指進行彈打,成熟的西瓜,敲起來會發(fā)生比較沉悶的聲音,不成熟的西瓜敲起來聲脆;一般規(guī)律是 “悶聲”為熟瓜,“脆聲”為生瓜,但有的瓜皮太厚,敲起來聽著也悶聲,但不一定是熟瓜。
2、切熟透西瓜的技巧:熟透的西瓜皮兒薄瓤大,刀輕輕一碰就爆開了,十分難看,且不好下口;如果先用筷子在西瓜底部戳一個七八厘米左右的洞,轉(zhuǎn)動幾下,然后拔出筷子,用刀從洞口切下去,按照平常一樣切西瓜的方法,就切出對半平整的西瓜了。
3、西瓜為夏季優(yōu)良果品,種子可作茶食;烹飪中以西瓜制作冰碗、西瓜酪、西瓜糕等。
4、西瓜是夏令瓜果,冬季不宜多吃,應循季節(jié)規(guī)律。
5、不要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西瓜。
黃瓤瓜黃瓤西瓜叫新金闌,是從臺灣引進的西瓜稀有品種。瓜小,最大只有3公斤,含糖量高而均勻,入口即化,河南其他地方目前還沒有種植這個品種。這種黃瓤西瓜從坐果到成熟只有33天,一年可收兩茬,畝產(chǎn)3000公斤。
西瓜果皮、果肉、種子都可食用、藥用。
籽殼及西瓜皮制成“西瓜霜”專供藥用,可治口瘡、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癥。
西瓜果肉(瓤)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fā)炎、酒醉。
西瓜皮用來治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潤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殼用治腸風下血、血痢。
《本經(jīng)逢源》記載: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瀉。能解太陽、陽明中暍及熱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白虎湯為漢傷寒論方,功能清熱生津,解渴除煩,即指西瓜皮與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氣發(fā)瘟熱,覓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湯沃雪。
西瓜在古今用于民俗治病和食療保健的資料甚豐。例如:
1、《松漠記聞》云:有人苦于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2、《隨息居飲食譜》云:食瓜腹脹者,以冬腌菜瀹湯飲即消。目赤口瘡用西瓜肉曝乾腌食之;唇內(nèi)生瘡用西瓜皮燒研噙之;食瓜過多成病用瓜皮煎湯解之;口腔炎用西瓜皮曬干,炒焦,加冰片少許同研末,用蜂蜜調(diào)涂患處。
3、糖尿病、尿混濁,用西瓜皮、冬瓜皮十六克,天花粉十二克,以水煎服。
4、高血壓用西瓜支乾品十三克,草決明子十克,以水煎代茶飲。
5、酒精中毒,酒醉后頭暈、煩渴,飲西瓜汁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