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9 13:17
太陽到達黃經330度,這天即是一年當中的第二個節(jié)氣——雨水。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庇晁粌H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春季養(yǎng)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另外,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的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雨水養(yǎng)生除了要注意疏肝理氣、扶助陽氣外,調養(yǎng)脾胃也是一大要點。
擁有保健科學和中醫(yī)專業(yè)雙學位的閆珉川提示,在雨水節(jié)氣前、中、后三天服用“雨水養(yǎng)生湯”,對潤和脾胃大有益處,可調整臟腑氣血的微小失衡,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具體做法:取銀耳15克,核桃仁15克,小米適量、枸杞30克煮粥;并于每日上午10時服用200毫升即可。
雨水時節(jié),驚蟄將至。因此閆珉川特別針對這段時間,推薦幾款營養(yǎng)美味的養(yǎng)生食譜。
桂圓阿膠紅棗粥
[配料]粳米100克、桂圓肉20克、阿膠10克、棗(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發(fā)漲,瀝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入開水,將阿膠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將小杯子坐于開水中直至阿膠溶解;桂圓肉去雜質,洗凈,紅棗洗凈去核;鍋內加入約2000毫升冷水和桂圓、紅棗,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入融化的阿膠攪勻即可。
[功效]益氣滋陰、補腎強身、活血養(yǎng)血、潤膚美顏。
涼拌雙耳
[配料]水發(fā)銀耳、黑木耳各100克,鹽、味精、白糖、胡椒粉、麻油適量。
[做法]水發(fā)銀耳、黑木耳除去雜質,清水洗凈,沸水焯5分鐘后放入冷水中冷卻5分鐘,控干水后裝盤。依個人口味將上述調味品放入碗中用冷開水調勻,澆在“雙耳”上拌勻即可。
[功效] 益氣補血、養(yǎng)肝益腎。
紅棗首烏粥
[配料]何首烏50克、粳米100克、紅棗5枚,紅糖適量。
[做法]將何首烏置于砂鍋中,加水1000毫升,水開后用文火再煎15分鐘,去渣取濃汁500毫升,將粳米、紅棗放入砂鍋內煮粥。粥成后,放入紅糖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補血、養(yǎng)肝益腎。
春天,是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其間經過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等五個節(jié)氣。雨水是立春后第一個節(jié)氣。
“雨水”的來臨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時節(jié)已經過去,而人體相應的就是陽氣開始浮動,但這會導致一些人的身體根基不穩(wěn),中焦空虛,小兒多會表現出體虛的病癥。
因此,我們應根據“春夏養(yǎng)陽”的養(yǎng)生原則,注意養(yǎng)陽、養(yǎng)脾胃。
中國頂級私人醫(yī)生專職保健機構——太醫(yī)館的創(chuàng)始人閆珉川建議,在雨水前、中、后三天做下述養(yǎng)生運動,以此來提高腎、肝、脾臟腑經絡功能。
具體做法如下:
雨水至驚蟄期間可于每日上午10時前后及晚上睡前做下列運動。
漱口吞津:每日上午10時前后,用舌體攪拌口腔,產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中醫(yī)認為,唾液在體內化生為精氣,為生命須臾不可缺少的物質,具有強腎益腦等作用?,F代醫(yī)學證實:唾液除具有滅殺微生物、健齒助消化等功能外,還發(fā)現唾液含有能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皮膚表皮細胞生長的神經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唾液能消除從氧氣和食物中產生的對人體十分有害的自由基;唾液還有很強的防癌效果。
撮谷道:即做收縮肛門的小動作。其具體做法概括歸納為“吸、舔、撮、閉 ”四字訣。即“放松全身,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收氣,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門,稍閉氣,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泵刻靾猿质?提)縮一百,每次1—2分鐘,若大便后應延長至2—3分鐘,可以促進肛周血液循環(huán),防治靜脈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內痔、外痔、肛瘺、慢性腸炎等;同時對治療和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等慢性疾病有顯著效果。
揉腹:即用手來回擦或搓介于胸和骨盆之間。最佳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前后以及和晚上睡前。每次先用右手大約在胃腔部按順時針方向揉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臍周圍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復一遍。
中醫(yī)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fā)源。”脾胃居中,負責主運化水谷精微和統(tǒng)攝精血神液來充養(yǎng)敷布全身,令五臟六腑常壯無恙。通過揉腹,可以收到調理脾胃,通和氣血,培補神元等功效。現代醫(yī)學證實:揉腹有強壯脾、胃、腸和腹壁肌,提高消化系統(tǒng)功能和減肥作用,還有治療中老年性便秘、胃潰瘍、周期性失眠、遺精、心血管病等疾患的功效。至于揉腹次數可因人而異,但飽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證、腫瘤等則不宜施行。
深諳“臟腑順安工程的理論”的閆珉川強調,春與五臟肝相應,同時,肝過于旺盛將使脾胃虛弱。因此,雨水經絡養(yǎng)生的核心是保持肝、腎、脾三經臟腑、經絡的氣血、津液運行的通暢。
其方法是:在雨水前、中、后三天晚上睡前,用溫水浴足同時,用兩手大拇指或中指點按兩側太沖穴、三陰交穴和涌泉穴各36次,可達到育腎、疏肝、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