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3 17:56
兩年間,正如那些老饕食客們所希望的一樣,這里已經成為體味食物魅力與廚人匠心的純粹空間。
江南水鄉(xiāng)氛圍的營造,讓人自然地沉淀心境。十間別具風韻的餐廳,各有對美食的極致注解,又以職人匠心融會相通。以節(jié)氣為節(jié)奏的食單,呈現(xiàn)當季當令的新鮮美味。每月一次的主廚日,在提供誠意料理的同時,也與食客深入交流飲食故事與情感。
讓人們放慢一頓飯的時間,認真體會食物帶來的原始感動,這是朝陽大悅城打造“拾間”的初衷。延續(xù)這樣的理念,“拾間”在兩周年之際,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美食尋源行動——尋找匠與味。
復原古法食單
中國的美食傳統(tǒng)博大精深,從三千年前孔夫子奠定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基調,到清代大才子袁枚著作出飲食大成之作《隨園食單》,古人對美食的追求可見一斑。為了讓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古代美食的魅力,“拾間”聯(lián)合5位匠心料理人,從古人記錄的眾多食單當中,根據(jù)地域特色、時令食材與文化典故,甄選出5道古法菜進行復原。為以呈現(xiàn)食材最鮮美的味道,只在6月7日-7月7日限期供應一個月。
這5道菜全部由料理人在“拾間”兩周年之際專門研發(fā),其中不乏古法技藝:蘇幫袁的煨牛肉承襲了《隨園食單》中“若用肉,不要超出八兩”的理念,局氣的炸佛手繼承了《滿漢全席》中的宮廷技藝,潮粥薈的生腌膏蟹從宋代《蟹略》延續(xù)至今;也包含根據(jù)現(xiàn)代口味與健康進行的改良:與君同的東坡牛肉采用了蘇軾“慢著火、少著水”的做法,又以10年古越龍山燉出鮮甜濃厚的酒香;楊記興從《閑情偶寄》中吸收靈感,在腌篤鮮中加入雷筍、刀板香等安徽當?shù)厥巢?鮮得讓人掉眉毛。
對“拾間”和這些餐廳來說,復原古法食單,不僅是還原那些令人難忘的好味道,更為了讓人們從古代文人的生活情志中,重新審視吃飯這件頭等大事,找回對食物的原始感動。
尋找匠心料理人
在古法古味之外,對“拾間”來說,更重要的美食源頭則是匠人。
“拾間”想要尋找的匠人,是能夠喚起人們味蕾與情感共鳴的美食創(chuàng)造者。他們可能隱身在胡同深處,潛心料理著私房味道,也可能在CBD里的黑珍珠餐廳,嘗試各種最前沿的烹飪方式。名氣大小不重要,要緊的,是主人一顆專注極致的匠心。
如果你正以赤誠匠心堅守著自己的一方料理,或是你熟識專注食之本味的匠心主理人,不論名氣大小,菜系為何,都不妨推薦給“拾間”。
“拾間”將在被推薦的料理人中,根據(jù)匠心慢食理念進行甄選,并在5個月的時間里,與推薦者一同探訪品鑒,和料理人深入交流,形成“尋找匠心料理人”的系列內容。經過全面了解與層層篩選,最終在年末邀請一位匠人入駐“拾間”,并提供場地和租金支持。合作匠人的推薦者,則可以作為特約品鑒官,來“拾間” 品味每季最鮮的時令食單。
對朝陽大悅城來說,憑借著動輒超過10萬的單日客流,招一家頗負盛名的餐飲品牌簡直輕而易舉,為什么要耗費如此大的精力與成本去尋找匠心料理人?朝陽大悅城副總經理鄭錚答道,“拾間”想要的,不是那些“大牌、新潮、火爆”的餐飲品牌,而是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匠心好店,這些店鋪背后專注味道的主理人,也必將聚集關注食物品質的核心客群。
這一核心客群還缺哪種料理呢?鄭錚的答案是,不必用菜系的維度去框定選擇,只要是真正的匠心好味,“拾間”一概歡迎。
從數(shù)據(jù)看,“拾間”并不只是朝陽大悅城的商業(yè)理想,更是對核心客群消費升級需求的有效回應。開業(yè)兩年至今,“拾間”的銷售坪效比改造前增長超過100%,并高出朝陽大悅城全場正餐業(yè)態(tài)均值54%,其客群的消費水平是朝陽大悅城全場平均水平的2倍。
這是一個太匆忙的時代,匆忙到連食物,這種鏈接人們的情感的東西都輕易被焦慮裹挾。吃飯這件頭等大事,不僅僅是提供每日身體能量,更是情感的維系和心靈的慰藉,這是“拾間”兩年來堅持和倡導的理念。無論是尋覓匠人,還是復原古法食單,回歸餐飲本質的“拾間”,已跳脫出餐飲同質化競爭的窠臼,成為購物中心擁抱“變化”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