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41
啃薯條,吃甜筒,當我們的孩子正以大啖洋快餐為榮為快之時,大洋彼岸卻傳來了另一個聲音,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康涅狄格州議會通過禁令,從本月26日起禁止全州中小學向學生出售高熱量碳酸飲料和薯條等垃圾食品。
這個聲音確然有點異乎尋常,因為發(fā)明快餐并將其推廣到全世界的美國人一度為這一壯舉“驕傲”。據報道,讓美國人對垃圾食品痛下“殺手”的原因是,日趨嚴重的兒童肥胖問題。而其他各州對康州的法案也非常贊同,可能仿效。
美國人的反思,理當促使我們警醒。事實上,廣州兒童肥胖癥之高發(fā)已經敲響了警鐘。衛(wèi)生部最近公布的首次營養(yǎng)與健康綜合性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大城市兒童肥胖率已達8.1%.而據廣州的調查,廣州市患肥胖癥的兒童更超過了10%.和美國兒童一樣,嗜食高熱量高脂肪“垃圾食品”和缺乏運動,是引致廣州兒童肥胖的兩大主要原因。
當然,“垃圾食品”也并非僅僅是洋快餐,把洋快餐與垃圾食品完全簡單地畫上等號,也是不恰當的,因為其“菜式”有一個選擇的空間,吃也有一個度的把握。但洋快餐制作主要以油炸為主,總體上講,多是高熱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纖維的“垃圾食品”。
兒童階段不僅是一個人體格和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是飲食行為形成的重要時期。如不及時指導和引導,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學校而言,可以開設健康教育課,培養(yǎng)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技能和興趣。而家長更有責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孩子管好自己的嘴??诟怪?,肥胖之害,孰重孰輕,常在心間。
洋快餐風行,除它自身的快、潔、新等吸引人的優(yōu)勢外,對洋文化的好奇甚至迷戀,也是催化劑。有孩子把它當成時尚,一項在廣州等四城市的調查發(fā)現:有1/3的孩子選擇在洋快餐店過生日。因此,不僅要讓孩子明白“垃圾食品”于身體之害,更要糾正一種文化心理,也許這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