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9:08
立夏吃什么——閩南立夏吃蝦面
這不是紅油,是蝦油。
準備大快朵頤
今天是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夏”。它標志著春天的遠離,夏日的開始,所以這一天古時也稱為“春盡日”,春天結(jié)束的日子。而習慣上,人們也常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nóng)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
立夏之后便是炎炎夏日,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各地都有自己的進補習俗。這時的進補不同于冬天,說其是美好的祝福則更為確切。比如,民間有立夏吃蛋之說,有的是因為蛋形如心,故而有吃了蛋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的祝愿;有的則認為“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還有的則有立夏吃蛋叫“補夏”,人在夏天不消瘦,不減重,勁頭足,身體好。
閩南則不同,有立夏日吃蝦面的習俗。據(jù)說是由于“蝦”與“夏”的閩南語同音,而蝦煮熟后變?yōu)榧榈募t色,以此表達對夏季健康不生病的美好祝愿。
閩南的蝦面湯頭滋味濃郁,香氣撲鼻,上面還浮著一層厚厚的紅油,,咋一看以為是辣子油,其實不然。這鮮艷的色澤是蝦頭加上特定食材細火熬煮而成,所以,猛一看望而卻步,嘗一口方曉天上人間——濃郁的蝦的原香味,甘甜繚繞于唇腔舌畔,卻又不見蝦的身影,這般猶抱琵琶半遮面,卻才是讓人念想的美。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面,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于湯頭。湯頭的做法各家都有絕招,大致步驟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然后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再與五六種天然食材(秘方)一起加水細火熬煮多個小時,最終才熬出的這濃厚的,紅潤的,百米飄香的湯頭來。
說其百米飄香是真的。第一次去這家本地最有名的蝦面店,走街串巷正不知何去何從時,突然嗅到一陣濃厚的蝦鮮味,于是按“味”索驥,越走味越濃,越走越高興,終于,看到了深藏于巷子中的老店,正所謂“尋”味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