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7:57
鍋貼是烙制的小吃,以前經營鍋貼的地方很多,護國寺較為有名。但在我小時候,對鍋貼烙下深深印象的而是一個不怎么起眼的小攤位。
上小學的時候媽媽領著我到復興門的一家重點小學學畫畫,每周末學校請專業(yè)老師來教素描。想來我那點為數不多的藝術細胞,也是從娃娃就抓起了哈。從五年級一直到初二這期間,經常會穿梭在復興門、南禮士路、兒童醫(yī)院一帶。
在兒童醫(yī)院附近有一家賣鍋貼的小店,也可以說是攤位,每到中午都座無虛席,甚至是人滿為患。老遠就能聞到飄來的肉香,每次我都覺得,我好想能從飄來的味道中聞出是什么餡的,里面有沒有肉,哈哈。
那個味道總是能輕而易舉的被我無限放大著??粗炶K上貼的焦黃的鍋貼,那口水已經不知道咽了幾輪了。一有時間我就到那來上2兩,配上米醋,醋是必須的。
北京人吃餡兒習慣放醋,并不是愛吃醋,而是吃餡兒的時候愛吃醋。如果吃餡兒少了醋,那就簡直吃的沒滋沒味的。
以前做的鍋貼,都是鑄鐵的大餅鐺,現在用不粘鍋也可以。餡兒以豬肉配時令菜為主,北方多食白菜和茴香。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搭配,比如都是肉的,呵呵。
原料:
面團:
中筋面粉300克、清水適量(酌情面粉的吸水量,可以參考150-180ml的水量)。
餡料:
肉餡250克、白菜隨意、白胡椒粉1茶匙、姜粉1茶匙、鹽2-3茶匙、蠔油1茶匙、雞汁1茶匙、香油1湯勺、料酒1湯勺、生抽1湯勺。
面粉水:
面:水:醋=1:15:0.5。
做法:
1、面粉中慢慢加入清水,邊加入邊用筷子攪拌;
2、揉成面團,蓋上面盆可以適當餳發(fā)15分鐘;
3、大面團可以分成2份,取一份中間掏個洞,用手來回捯飭的縷細;
4、從一處揪斷后,放在案板上揉成粗細差不多的條;
5、用刀切下等大的面劑子;
6、用搟面杖搟成餃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