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8:08
進入冬天,時不時地就想吃火鍋。我喜歡吃火鍋,在武漢時,每次朋友聚會問我意見,我的回答無非兩個:川菜,或者火鍋。久而久之,已經沒人再問我意見了......桑心。
總覺得火鍋是適合和最好的朋友們一起吃的,那個場景:鍋里紅湯白湯翻滾著,三四個人圍坐著唧唧喳喳,倒酒的倒酒,涮菜的涮菜......總記得彼此的口味最愛吃的那個菜,貼心地在第一時間夾給那個人,總是在酒酣耳熱之際互相調侃笑做一堆......那樣的時光,吃得滿面紅光肆無忌憚,總是開心。
如今在異鄉(xiāng)過著兩個人的日子,也喜歡在家做火鍋。因為是我“技術型偷懶”中的一種。
比如這頓酸菜魚火鍋,相當于只做“酸菜魚”一個菜,其余都是配菜洗洗就行。不像平日做三菜一湯,需要準備的食材起碼在八九種以上,都要先洗再切成各種形狀最后再炒,勞動量也不小。
做火鍋,看著擺一大桌子,有點盛大唬人,其實核心就是湯底,搞定這一樣就行——還有晚上燉一鍋牛尾湯或者紅燒牛肉,第二天早上煮一碗牛尾湯面或者紅燒牛肉面,看著很費功夫,其實那個早晨我總是比往常多睡些時候,只是煮幾根面嘛——類似這些行為,很偷懶,但看不太明顯,我稱之為“技術型偷懶”,哈哈。
酸菜魚火鍋
步驟與“我家酸菜魚”有相同,也有不同——煮火鍋時我喜歡將魚頭魚排煎黃煮湯,然后剔去魚骨魚刺不用,只用魚湯做底湯。只是多一個步驟,但這樣處理后底湯沒有太多雜質,煮起來不會“搭鍋”(雜質多了沉淀在火鍋底部,越煮越粘鍋底),而且后面涮菜也不用擔心刺的問題。
原料
1、主料:草魚一條。
草魚去鱗去內臟(魚腹內的黑膜一定要完全去掉)處理好后,將魚片、魚頭和魚排分開盛放。分開放是因為用途和下鍋的時間不一樣。魚片不要片得太薄,易碎,也別太厚,不易進味兒。
2、配料:酸菜、泡椒、花椒1勺、八角1顆、雞蛋1個、蒜、姜、蔥段。
花椒泡椒的量視自己口味而定,酸菜一定要味道好些的。八角用一顆足矣。
配菜根據(jù)自己喜好添加。
做法:
1、酸菜切小段,蔥切段(我還用了一點大蒜段),姜切絲,蒜切末,泡椒切碎。
2、配菜均洗凈。白蘿卜切片(別太厚,稍薄一些易煮),千張切條(別太細,粗一些好吃)。
3、將魚片撒上少許鹽,抓勻。再用雞蛋清拌一拌(最好用手抓勻,使魚片都裹上蛋清),腌制15分鐘左右。
先撒少許鹽,更有利于魚片進味。不用特意等15分鐘去腌制,可以進行其它的步驟,等差不多需要魚片下鍋時,時間也就到了。裹上蛋清會使魚片更嫩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