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7 17:37
授權原創(chuàng)博客:大炒勺
未經(jīng)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或摘編——美食天下
你要問起北京的老人,到底吃面的澆頭有多少?大多回答你,當然是“十八澆頭”了。其實,通過了解還不止這些!有些我在日志里早已介紹過,今天就先簡單概述一下老北京有關“汆兒面”的吃法。
“汆兒面”實際就是不勾芡的一種鹵面,它最適合“夏至”以后食用。把煮熟的面條用涼水過的涼涼的,澆上各式的汆兒,吃起來那叫一個爽快,呵呵!打鹵就不行了,勾芡后粘糊糊的,不適宜吃過水的面條。
“汆兒面”的鼻祖,其實就是北京人愛吃的一種“花椒汆兒面”。相傳,他是來在王府的一種吃食,做法很簡單,就是先用油炸花椒,把花椒炸香后,放入適量的蔥花和醬油調好味道,用它拌面就可以。它的主角兒是配很多蔬菜的面碼,吃起來即爽口又開胃,正適合入夏時分來食用。
后來,從“花椒汆兒面”中又派生出“羊肉汆兒面”、“牛肉汆兒面”、“肉絲汆兒面”等等,這些是肉的,還有素的汆兒面,比如,“木須汆兒面”、“扁豆汆兒面”、“茄子汆兒面”、“尖椒汆兒面”、“榨菜汆兒面”等等,共有“十八澆頭”之說,呵呵!
今天,我做了十八澆頭中的兩種澆頭,所以叫做“雙汆兒面”,吃起來涼涼的,可爽了!做好后,給鄰居大姐端了一碗,她都吃完飯了,結果又吃了一碗,她講話,經(jīng)不住誘惑,因為,比她做的好吃,呵呵!擦黑兒時分,我正在上網(wǎng),可隔窗往樓下看看,鄰居大姐還在那里遛彎兒呢,可能吃撐了正在消化,呵呵!
這兩款“雙汆兒面”是,傳統(tǒng)的“花椒汆兒面”和“木須汆兒面”,主要做法如下。
原料:
鮮蛋面400克。
配料:
花椒汆兒:
花椒3克、蔥花20克、雞粉2克、醬油30克、清水50ml、鹽3克、烹調油適量。
木須汆兒:
雞蛋3個、水發(fā)木耳70克、西紅柿350克、醬油20克、鹽2克、雞粉3克、蔥花15克、清水適量。
做法:
花椒汆兒制作:
1、先把花椒炸香。
2、花椒炸香后下入蔥花。
3、蔥花煸出香味烹入醬油。
4、醬油煮開倒入適量清水。
5、水開撒入鹽調味。
6、撒入少許雞粉提鮮。
7、放入雞粉后便可出鍋,花椒汆兒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