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 09:54
導(dǎo)語:母親節(jié)將至,用小火慢慢做一鍋竹筍熇肉,懷念媽媽的味道。
一說起竹筍熇肉,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想起童年時的一些慘痛經(jīng)歷。小時候有些一些調(diào)皮貪玩的小朋友,在外面闖了禍或是貪玩沒完成作業(yè),被鄰居或老師告上門來,那么接下來等待他的那一頓生活是逃不脫了,一些嚴(yán)厲而又粗暴的父母,常常會用竹尺打PG來教訓(xùn)孩子,這就是所謂的“竹筍烤肉”。
但是我這個竹筍熇肉卻完全是另一層意思,它的的確確是用五花肉和竹筍小火慢慢熇熟入味。雖說比不上飯店里的紅燒肉賣相好,沒有那么油光錚亮和濃油赤醬汁的包裹,但它卻記載著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媽媽味道。在我的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常常都和那個“熇”字有關(guān),雪菜熇毛筍、墨魚大熇、蔥熇大排、芥菜熇年糕等等,都是簡單的做法,帶點寧波口味,有些都不放油不放糖,倒是蠻符合當(dāng)今健康少油少糖的烹飪潮流。有關(guān)“熇”字的詳細(xì)解釋,請移步這里,我就不在這邊重復(fù)了。
星期天,趕在立夏之際買了最后的一撥竹筍,割了一刀五花肉,靜下心來,用小火慢慢做一鍋竹筍熇肉,讓誘人的媽媽味道在空氣中一點一點慢慢彌漫開來。只是不知道將來在我的孩子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又是如何的呢?
竹筍熇肉
做法:
1、竹筍去殼去老根,洗凈切滾刀塊;
2、五花肉放入鍋中加清水,水開后煮5分鐘撈出洗凈切塊;
3、將肉塊、蔥段、姜片放入燉鍋,加入清水沒過肉塊;
4、燒開后倒入適量料酒和紅燒醬油;
5、放入竹筍再燒開后轉(zhuǎn)小火,慢慢熇1個小時;
6、熇至肉酥入味湯汁濃稠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