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4:42
香芋,又稱地栗子、菜用土圞兒,還稱:香參,地栗子,土欒兒。豆科,纏繞草本植物,土圝兒屬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一般作一年生栽培。塊根呈球狀,形似小馬鈴薯,直徑2~7.5厘米,表皮黃褐色,肉白色,是人們栽培所求的食用部分。因其肉似薯類,但味道既非山芋、芋艿,又非馬鈴薯,好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盡,故取名香芋。香芋塊根形如小土豆,褐皮白肉,味雅香濃,分粗皮細皮二種。香芋燒、炒、燉皆可,與雞肉、豬肉一起烹其味香而不膩,酥而不爛。這種植物既不是上海人常見的紅心、白心山芋紅薯,也不是燒老上海休閑小吃糖芋艿的紅梗、白梗芋艿芋頭,更不是廣東美食大型香芋艿。稀有蔬菜“香芋”產于江蘇南通一帶的通州、海門、啟東及上海崇明等地。舊時啟東人有個習慣,逢年過節(jié)、喜慶筵席上必備用香芋烹制的鄉(xiāng)土佳肴。
香芋屬于天南星科,魁芋類,可一年種一年收,也可頭年種次年收,是農民自引自種的一個特優(yōu)蔬菜品種。
香芋適應性強,適宜海拔1000-1800米,平均氣溫18℃以上地區(qū)種植,全生育期300— 350天,畝產2500-3000公斤,與一般人頭芋的不同點是:葉柄連葉頂中央著紫紅點,葉柄綠色,球莖肉質有紫紅斑紋,香芋的主食部分為球莖,葉柄可腌芋荷,作青飼料等,球莖纖維少,淀粉含量高,食用沙又香,味美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香芋的食法很多,水煮、粉蒸、油炸、燒烤、炒食、磨碎后燉食等。
產品歷史
據說清代香芋從美洲引入我國種植,海門、啟東一帶氣候、土壤最適宜香芋繁殖生長,成為當地名菜,有香芋燒竹雞、香芋燒茶干、涼拌熟香芋等佳肴。明清時上海、江蘇地區(qū)已將香芋視為珍品。1504年上??h明代舊籍稱,香芋形似馬鈴薯,果濃香,因馬鈴薯在上海叫洋山芋或洋芋,香芋因此得名?!都t樓夢》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大概內容是寶玉和黛玉講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