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9 14:28
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稱之為『湯餅』,南北朝謂之『水引』,唐又叫它『冷淘』……現(xiàn)在,我們叫它--面條。
好面者,一碗好面,是幸福生活的注腳。吱溜間,這日子過得,那叫一個帶勁兒……
一根兒面
材料:面粉、水、鹽少許。
做法:
1. 面粉攤開,徐徐倒水并加鹽和好,室溫下自然醒發(fā)30 分鐘。
2. 把面團搓成條, 放進盆中,表面薄刷一層油,再室溫醒發(fā)1~2 小時。
3. 其間燒好一鍋開水。將完全醒發(fā)好的長條狀面團托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揪起面團連續(xù)不斷地往鍋里抻長條,直至面團抻完。待面條煮熟即可撈出澆鹵吃。
一根面面伴:北方人吃面,不像南方人喜湯湯水水,好個清湯掛面,從陽春面里去回味細致悠長的清甜。北方人相對味重,喜歡筋道有嚼頭的面條,喜歡煮了面再澆上面伴,或曰“醬”或曰“鹵”或約“汁”,或總曰“澆頭”。其中,炸醬(即肉醬)、西紅柿雞蛋醬、茄丁醬是最常見的家常面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