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7 17:48
4.每天吃2份水果。水果是老年人常會忽略的食物。臺灣發(fā)布的營養(yǎng)調查顯示,當?shù)乩夏耆嗣刻斐运蛔?份。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奇異果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總量,打汁時可以多加些水稀釋,以防糖分過高。
5.著重補充B族維生素。臺北生物醫(y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教授指出,B族維生素和老人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等密切關聯(lián)。粗糧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在為老年人準備三餐時,不妨在粥飯里加一些糙米或堅果碎。
6.限制油脂攝取量。老年人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要盡量避開。臺北市立慢性病防治院營養(yǎng)師周秀娟進一步表示,各種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輪流換著吃,更能均衡攝取脂肪酸。
7.用天然食材替代調味品。老人吃東西常覺得沒味,為此烹調時經常放入過量的鹽、味精等,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風險。其實,善用酸味或某些食材特有的香氣,就可以讓食物少鹽也美味。一些具有強烈風味的蔬菜如香菜、香菇、洋蔥,可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柳橙汁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菜肴的味道。中藥材也是可隨手運用的調味品,比如氣味濃厚的肉桂、五香、八角等。
8.戒除辛辣。雖然辛辣食物能挑起食欲,但臺北中醫(yī)院陳朝宗醫(yī)師指出,老年人如果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xiàn)口干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癥狀。
9.白天多補充水分。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起夜,不少老年人不愛喝水,如此會讓有便秘癥狀的人雪上加霜。應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以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換口味,但要少喝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