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33
中秋臨近,北京食用油市場銷售量大增,可價格卻不漲反跌。
昨天,《第一財經(jīng)日報》從北京最大專業(yè)糧油批發(fā)市場大地玉泉路市場了解到,目前市場占有量較大的幾個品牌食用油均有明顯回落,其中“金龍魚”大豆油每箱(5L*4桶裝,下同)批發(fā)報價為205元,較上月同期下調了30元,降幅12.77%;“綠寶”大豆油每箱為235元,下調了23元,降幅 8.91%;“火鳥”大豆油每箱為220元,下調了20元,降幅8.33%;另外,“金龍魚”食用調和油每箱也下調了18元,報每箱242元。
全國很多地區(qū)食用油價格近期都處在下跌之中,9月7日,菜籽調和油、大豆調和油、純花生油、純大豆油、純葵花籽油價格下降幅度在0.1%~0.4%之間;花生調和油、純菜籽油價格基本持平。
玉泉路市場信息部認為,由于從去年5月份至今年2月春節(jié)時漲幅高達60%以上,小包裝大豆油每箱(5L*4桶裝,下同)的價格在260元左右,使消費者難以接受,春節(jié)效應還未體現(xiàn)出來。從今年3月份最高的300多元,下降到目前的200元左右,降幅更是高達33%。
進入9月份以來,在食用油價格大幅下降的情形之下,團購等節(jié)日性消費基本恢復,并有逐步增加的趨勢。雖然仍高于去年同期,但就目前價位而言,消費終端基本上還算可以接受。大地玉泉路市場信息部負責人劉敬亮認為,這直接拉動了食用油銷售量的提升,同時也讓近幾天食用油價格降幅較小。
“國內大豆產(chǎn)量的提高對食用油價格有一定影響”,艾格農(nóng)業(yè)咨詢糧食分析師馬文峰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中國市場對國外大豆依賴程度一直較高,這已引起普遍擔憂,國內對大豆種植更加重視,今年種植面積和單產(chǎn)都有提高,而且“今年產(chǎn)豆區(qū)雨水充足,今年普遍預期大豆豐產(chǎn)”。根據(jù)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預測數(shù)據(jù),預計 2008年中國大豆的產(chǎn)量為1650萬噸,較上年1300萬噸增長350萬噸,增幅26.93%。
同時,中國進口大豆到貨量仍比較龐大,8月份國內進口大豆預估數(shù)據(jù)400萬噸,9月份預計到港總量至少在320萬噸左右。據(jù)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今年 1~7月份中國共進口豆油146萬噸,比上年同期提高10.01%。中國1~7月進口481萬噸食用油,同比增加12.7%。中國7月進口73萬噸食用油,同比增加28%。
馬文峰認為,隨著美元走強,大量資金從商品市場流走,這直接帶動了各種糧食在內的商品市場走弱。從國內期貨市場來看,近期豆油、棕櫚油也仍舊處于弱勢整理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