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 00:34
自打看到有手巧的博友在自家做豆腐,我就開始著迷了,從小愛吃的豆腐,如果可以自己動手做出來,那是多么美的事兒啊。相比起嫩豆腐,我更喜歡口感較粗的老豆腐,吃起來更有質(zhì)感。看到大家自己做的豆腐都比較粗,恰好正對了我的胃口,于是一直尋找機(jī)會,想親自操練起來。
無巧不成書,前陣子有個朋友送我一個專做豆腐的木盒子,話說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東西啊,而且看這樣子就知道用了年頭不短,我就喜歡這老物件兒,更有歲月的痕跡。有了模子,就迫不及待地開工做豆腐啦。說實話,這豆腐還真不好做,前兩次都以失敗告終,第三次終于勉強(qiáng)成功,口感比買的要粗許多,但成分純天然,頗有成就感。
真正的石磨豆腐其實是采用傳統(tǒng)的做法,先將大豆用石磨磨成豆?jié){,再加入石膏,采用點鹵的方法制成。像我們這樣的非專業(yè)人士,想找到石磨還真不容易,所以就用了這個相對簡化的辦法,借助現(xiàn)代化工具,雖然做法類似,但嚴(yán)格來說,這也只能算是山寨的石磨豆腐了。我記得在西貝吃過正宗的石磨豆腐,想嘗嘗地道口味的朋友可以試試。
別瞧這石磨豆腐質(zhì)感粗,它卻可謂名副其實的凝聚精華,那么大量的黃豆最終才可得這么一小塊豆腐,可想而知其所含的豐富營養(yǎng)。石磨豆腐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是一款老幼皆宜的養(yǎng)生佳品。
這豆腐生熟都可以吃,熟的做法兒可以參照我之前做過的老湯燉豆腐,生的吃法兒就如我今天的老豆腐蘸汁,滿口都是濃郁的豆香,吃的就是這原汁原味!
石磨豆腐
原料:
主料:黃豆550g、酸漿20g
配料:紅尖椒1根、蔥1根、蒜1瓣、香菜1根
調(diào)料:醬油1大勺、醋1茶匙
豆腐做法:
1、將黃豆用清水浸泡一夜,取一半放入豆?jié){機(jī)(豆量比較多,分兩次打豆?jié){);
2、加水至指定水位線,打成豆?jié){,剩余豆子也按此法打成豆?jié){;
3、兩次打好的豆?jié){混合放入盆中,再次燒開,撇去浮沫;
4、按比例慢慢加入酸漿,攪拌5-8分鐘;
5、點好酸漿后立即加蓋,燜2分鐘左右;
6、將籠屜布鋪在專門做豆腐的木盒子中;
7、將凝結(jié)為絮塊狀的豆?jié){用勺子撈出,倒在木盒中,用布整齊地蓋好,上面壓等大小的重物,靜置5分鐘即成;
8、壓好的豆腐取出,切大塊。
蘸料做法:
1、將尖椒、蔥、蒜和香菜全部切碎;
2、將各種材料放入碗中,加入醬油和醋,攪拌均勻即可。
心得分享:
1、由于黃豆的用量較多,需分兩次打豆?jié){;
2、酸漿與豆?jié){反應(yīng)需要一定的溫度,放酸漿之前要將豆?jié){再次燒開;
3、如豆?jié){不宜凝結(jié),可適當(dāng)增加酸漿的用量;
4、最好采用專用的木盒制作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