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 14:01
月子里不宜天天大魚大肉
在我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當中,對新媽媽的照顧,通常是按照消化能力很差、身體虛弱、長期營養(yǎng)不良的前提來安排飲食。這一點并不難以理解,因為畢竟幾千年來食物不足的貧困生活,使大部分孕婦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yǎng)來同時滿足自己和胎兒的需要,“坐月子”的時候,習俗要求在食物供應方面對產(chǎn)婦特別照顧,正是為了趁著此時身體修復能力特別強的機會,用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供應,來彌補這方面的欠缺。
不過,在如今食物極大豐富的社會當中,新媽媽又面臨著新的麻煩。很多新媽媽在孕期當中體重增長過多,而且出現(xiàn)孕期糖尿病的問題,極大地增加了自己將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如果本來孕期增重過多的新媽媽按照傳統(tǒng)習俗來坐月子,再喝很多油湯,吃大量富含糖分和淀粉的食物,加上缺乏運動,勢必會進一步地增加體重。
每天七八個紅糖水雞蛋,吃排骨肉,燉老母雞,喝豬蹄湯,加上三大碗米飯,這種坐月子的飲食生活,想不催肥都難。哪怕很多孕婦在孕期非常注意控制體重,在產(chǎn)后被爸爸媽媽公公婆婆如此催肥一個月,體重也難免不飆升十斤八斤。就算有心拒絕,在“催奶”的說辭下,也沒法不乖乖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