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27 14:02
據(jù)民俗專家牛耘介紹,舊時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說法,即端午節(jié)一般是早上過,中秋節(jié)一般是晚上過。 “端午節(jié)那天,清早起來一定要吃粽子和綠豆糕,家里老人還會點盤香,掛在屋子里,家家戶戶要掛艾草、菖蒲,這些能祛病除災(zāi)。 ”
牛耘說,端午也是另外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吃頓團圓飯,過節(jié)就是講個全家和和睦睦。吃粽子的傳統(tǒng)是婦孺皆知,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而江南的傳統(tǒng)里,還有一項必不可少,就是端午中午要吃“五黃”。“黃鱔燒肉、涼拌黃瓜、黃魚、咸鴨蛋黃、喝雄黃酒。 ”牛耘說,雄黃酒只能給大人喝,小孩子一般是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個“王”字,并在耳朵后面、胸口涂抹一點。 據(jù)說,“吃了‘五黃’就會五毒不侵,四季平安。 ”
除了吃的方面有講究,在穿的方面也要有端午特色。在這天,人們會將繡上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這“五毒”形象的肚兜給小孩子穿,可以驅(qū)“五毒”,防瘟疫。而香包也是在端午節(jié)當天給孩子的最佳禮物?!跋惆镅b了雄黃、香草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qū)蟲除穢的作用。 ”而一些人家也會掛上鐘馗的畫像,避邪保安康。
那么,端午節(jié)除了粽子之外,民間還有什么豐富的吃食呢?
1.吃“五黃”。端午節(jié)當天,在江南人的傳統(tǒng)中,必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黃酒(本是雄黃酒,因雄黃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黃酒代替),因而該月又稱為“五黃月”。
為什么要吃“五黃”?因為雄黃是一味中藥,用雄黃末與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黃酒有解毒殺菌之功效。江南有諺語:“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也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說法。而黃魚、黃鱔、咸蛋黃、黃瓜則是端午時節(jié)的當令食品。如端午時節(jié)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yǎng)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