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 14:42
除了人們熟悉的各種原因外,科學家現已證明,生物本身不斷分泌的“死亡激素”,也能起到自我毀滅的作用。
自我毀滅 比比皆是
在生物界中,自我毀滅的現象比比皆是。 飛蛾在交尾之后,雄蛾便立即死去,雌蛾在產卵后也會一命嗚呼。有一些朝生暮死的蜉蝣成蟲壽命只有幾小時。 太平洋中有一種章魚,性情兇猛,產卵前體重達到頂峰,產卵后便虔誠地守護著卵堆。經歷一個月的孵化期后,章魚體重大減,待小章魚孵出后10天即死亡。
死亡激素來自何處
不同物種的自毀強度與速度各有不同。生物學家開始探尋自我毀滅物質來源。
請看一項章魚試驗:在章魚產卵后,立即切除它的一只視腺,它的產后壽命竟奇跡般地延長到產卵后的第91天。之后,生物學家切除了章魚的兩個視腺,這條章魚的壽命竟延長了9個多月。一些學者早就認定,章魚的視腺相當于哺乳動物的腦垂體腺,它控制著機體的生殖功能和進食等生命程序。而這項試驗表明,視腺是章魚的“死亡腺”。章魚在產卵后,死亡腺就開始分泌死亡激素,使其自我毀滅。
那么,人的腦垂體是否也在不斷分泌死亡激素?將它切除能否延長壽命呢?
美國學者曾經實驗研究證實了這種推測。例如,將正常大鼠分為兩組,一組為95只同齡的正常大鼠,另一組為125只同齡的正常大鼠。結果手術切除腦垂體的一組大鼠的壽命,比未切除腦垂體的一組大鼠要長12.5倍;而且切除腦垂體的24月齡的老年大鼠出現了返老還童的跡象,其免疫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恢復到了年輕大鼠的水平,已喪失了動脈松弛反應的大鼠的動脈重新恢復了松弛反應,并重新具備了3月齡幼年鼠的代謝能力和需氧能力。
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上,醫(yī)學界曾部分切除糖尿病患者的腦垂體,患者的膠原纖維趨于年輕化,并使原來增厚的毛細血管與小動脈底膜變薄,從而增加了彈性,不僅運動活力增強,毛發(fā)再生,患者的視網膜病也得到緩解,并逐漸恢復了視力。
與死亡激素作戰(zhàn)的方式
目前生理學家和生物化學家正在努力研究死亡激素的分子結構和生理作用,以便進一步尋找可以拮抗死亡激素作用的化合物。迄今已發(fā)現了有助于同死亡激素作斗爭的物質和方式:
1.脫氫表雄酮。它是腎上腺皮質產生的一種激素,具有以下生理功能:①拮抗糖皮質激素??茖W家在太平洋鮭身上已得到確實的證明,糖皮質激素過度分泌會導致衰老與死亡,并將糖皮質激素列為死亡激素之一。②拮抗生長激素。過量的生長激素也被認為是另一種死亡激素。③提高機體免疫力。免疫因子是抗衰老的天然物質。
目前各國學者都在加緊對脫氫表雄酮的研究。
2.限制飲食。研究發(fā)現,限制飲食的效果與切除腦垂體有著十分相似的效應。科學家們曾用老母雞進行實驗,只給老母雞飲水和有抗饑餓感的植物。經過兩個月的飼養(yǎng),老母雞羽毛脫落處重長新毛,81%的老母雞重新生蛋。
對大鼠進行限制飲食的實驗結果表明,限食大鼠的壽命比不限食大鼠延長了一倍,而且吃得最多的大鼠壽命最短。
專家們認為,限制飲食能使腦垂體減少死亡激素的分泌,提高動物細胞利用甲狀腺素的能力,從而收到一定抗衰老的效果。限量飲食能使體內的鈉離子從細胞中析出,讓鉀離子填補其在細胞中的位置,這種生理過程也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此外,適當節(jié)食還能提高身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因此,專家們勸告人們(尤其是老年人)適當節(jié)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