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3:59
高脂血癥指血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或者膽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高脂血癥有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原發(fā)性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繼發(fā)性系由其它疾病所引起,如糖尿病、慢性腎病、痛風、酒精中毒等。不論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血脂升高,都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密切關系,是誘發(fā)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一般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故臨床上又常將高脂血癥,稱之為高脂蛋白血癥。脂蛋白有四種形式:①乳糜微粒,系食物來源的中性脂肪顆粒,主要含外源性甘油三酯。②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含膽固醇。③極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含內源性甘油三酯。④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含蛋白質、膽固醇、磷脂等,這種脂蛋白是防止動脈硬化的有利因素。高脂蛋白血癥在臨床上可分為Ⅰ、Ⅱ、Ⅲ、Ⅳ、Ⅴ型等五型。Ⅰ型又稱高乳糜微粒血癥,血中出現(xiàn)乳糜微粒,甘油三酯異常升高,有遺傳性,臨床上少見。Ⅱ型又稱高β脂蛋白血癥,有家族性遺傳特點,血膽固醇明顯升高而甘油三酯正?;蜉p度升高,常見動脈硬化發(fā)生。
Ⅲ型又稱寬β脂蛋白血癥,有家族性隱性遺傳特征,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常見動脈硬化發(fā)生。Ⅳ型又稱高前β脂蛋白血癥,有家族性顯性遺傳特點,以血甘油三酯升高為主,是臨床上最常見類型,常見動脈硬化發(fā)生。Ⅴ型又稱高前β脂蛋白血癥、高乳糜微粒血癥,以血甘油三酯異常升高為主,有Ⅰ型和Ⅳ型兩型的特點。
高脂血癥的膳食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膳食控制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對于減緩高脂血癥發(fā)展、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有積極作用。
(一)飲食原則
1.高膽固醇血癥的飲食原則:
(1)限制膳食膽固醇的攝入。忌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腦、肝、腎,蟹黃、魚子、蛋黃、松花蛋等。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血膽固醇中度以上升高者每日膳食膽固醇應控制在200毫克以下。
(2)限制動物性脂肪攝入,適當增加植物油。
(3)膳食纖維可促進膽固醇排泄,減少膽固醇合成,能降低血膽固醇。所以食物應勿過細過精,每日膳食不能缺少蔬菜、水果、粗糧等含纖維高的食物。
(4)適當增加一些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豆類食品、大蒜、洋蔥、山楂、靈芝等。
(5)飲食宜清淡。各種動物性食品中蛋白質量多而質優(yōu),但有些動物性食品膽固醇及脂肪含量也高,故應適當加以控制。特別是老年人,體內調節(jié)能力逐漸減弱,飲食清淡比肥膩更有利于控制血膽固醇升高。
2.高甘油三酯血癥的飲食原則:
(1)保持理想體重,限制總熱能攝入。體重超重或肥胖者,應通過限制主食攝入的辦法來達到減肥目的,一般應吃八分飽。減肥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減重,切不可操之過急。
(2)碳水化合物在總熱能中以占45~60%為宜,盡量避免食用白糖、水果糖和含糖較多的糕點及罐頭等食品。
(3)膽固醇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食物選擇控制上可比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略為放松。
(4)在控制總熱能攝入量的前提下,脂肪的熱能比不必限制得過低,可占熱能的25~30%,但應注意勿過多攝入動物性脂肪。每天油脂用量大約50克,植物油應占食用油的大部分。
(5)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含纖維較多的食物,有利于降血脂和增加飽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