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27
蒼蠅不盯無縫的蛋,這一次野心勃勃的張?zhí)m真要收收心,靜下來梳理俏江南的系統(tǒng)管理,而不是急急地把俏江南開向巴黎、米蘭、紐約,豪邁地宣稱在下一個十年,成為與沃爾瑪并駕齊驅(qū)的世界500強的前三強
文/子昱
細數(shù)過去十年,俏江南,無疑是中國本土餐飲行業(yè)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與以前大多數(shù)餐飲企業(yè)臟亂差不同,俏江南在營造舒適和高檔的就餐環(huán)境方面走在了前列。俏江南被包裝成新式高檔中餐的代表,那是由來自西方的頂級設計并融匯了東方元素后所營造的嶄新感覺。
正是因為這種靚麗,在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爆發(fā)時,俏江南為緩解現(xiàn)金壓力(一氣開了8家直營店)等原因決定引入外部投資者,20多家PE蜂擁而至,最終國內(nèi)知名創(chuàng)投公司鼎暉創(chuàng)投注入了跟2億元人民幣等值的美元,占有其中10.526%的股權。
然而,兩年多后,雙方關系卻驟然變得劍拔弩張,張?zhí)m甚至公開責難,“引進鼎暉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誤,毫無意義。”顯然,這與俏江南目前遭遇的種種問題有直接關系。此前已有確切消息證實,俏江南2012年在A股上市無望。與此同時,俏江南一年多的去家族化宣告失敗,前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魏蔚于今年較早時候辭去俏江南CEO一職,6月13日,張?zhí)m之子汪小菲就任CEO。
這一切不順的背后,是自2007年以后,俏江南整體銷售額并沒有伴隨門店的增加成正比例增長的尷尬。公開資料顯示,俏江南2007年銷售額就已達10億;然而,據(jù)CEO汪小菲2011年6月所述,俏江南共有7000名員工,每天接待2萬名客人,按照人均消費150元計算,年銷售額將近11億元,與4年前大致持平。但在門店數(shù)量上,卻早已是“今時不同往日”:俏江南主頁信息顯示,2008年新開直營店8家,2009年新開門店3家。以最保守數(shù)據(jù)來推算,三年共開設了11家新門店。門店大幅增加,可銷售額卻沒有大幅增加,這令人咋舌。
筆者大膽猜測,這種銷售額與門店數(shù)量不對稱增長可能有兩方面原因,第一,俏江南門店密度過高,過高密度只會分流原有店面人流,而不會增加銷售額。據(jù)統(tǒng)計,“俏江南”直營門店已經(jīng)高達51家,而相同定位的湘鄂情則只保有20家?;蛟S這也是近幾年俏江南門店擴張速度一直慢于其所宣稱的原因所在。
第二,由整體銷售額不對稱增長可以推出一個簡單的事實,單店平均銷售額大幅下降,這種下降可能有兩種原因:一,老店銷售額下降或持平,二,新店單店銷售額遠遠不及老店。如果老店銷售額持平,“萬事大吉”,可如果是下降,那只能說明客戶重復購買率下降,為什么不再重復購買,那是因為俏江南這一高檔餐飲品牌的號召力在下降,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甚至很可能是因為俏江南讓顧客不滿意,出走至競爭品牌;另外,新店開張是因為俏江南相信該區(qū)域的有充足人流,可這充足人流卻為何未帶來預期消費量,顯然俏江南的品牌知名度已經(jīng)足夠高,有另一種可能是,這種品牌知名度恰恰帶來負面影響,即俏江南在出品和服務上存在大瑕疵。在大眾點評網(wǎng)上,很多消費者對其菜品和服務評價并不高,據(jù)說這惹怒了某CEO汪小菲,曾打算把俏江南從網(wǎng)上撤下來。事實上,各大美食雜志早已不再把俏江南列為最佳商務餐廳。最近《城市信報》關于俏江南青島店的報道,仿佛讓人識清了其廬山真面目,碗筷不消毒,基層員工從不培訓,服務員瞎編食材進口,對此俏江南方面并未否定,只是責成青島店自查。
知者,都會感嘆,如此高昂的售價,高檔的裝修和高昂的房租,怎么能配上這種出品和服務?當然,這一切并不是張?zhí)m想要的。善于搞裝修,善于開店的張?zhí)m,眼下應該靜下來心來重整內(nèi)部系統(tǒng)管理,至于個人股權被削減,A股上市無期等“小事”,又何足掛齒?否則,長此以往,只會讓俏江南店離其夢想中的百年老店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