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5:55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全國政協(xié)委員馮平前日透露,衛(wèi)生部辦公廳對“關于再次建議盡快出臺新的小麥粉國家標準”的答復中表示,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委員會已審查同意注銷面粉增白劑。
此言論一出,引起了全社會對于面粉增白劑的關注。面粉增白劑是過氧化苯甲酰的俗稱,在我國許可作為食品添加劑,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面粉生產(chǎn)中普遍使用。增白劑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加產(chǎn)品白亮度,改善面粉的“賣相”,同時可以防腐延長保護期,對于面粉的口感和營養(yǎng)并沒有任何效用,而且會破壞維生素。按照國家規(guī)定,過氧化苯甲僅限用于小麥粉,最大使用量是0.06克/公斤。
那么,在目前的面粉市場中,加入增白劑的面粉多不多呢?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呢?
今天上午,中央臺記者陳振璽電話采訪了多個面粉廠家,其中既有知名品牌,也有中小型工廠。當被問及是否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劑時,他們卻不約而同地前后矛盾,閃爍其辭。
廠家1:沒有。
記者:沒有這個?
廠家1:對
記者:一直都沒有嗎?
廠家1:一直都沒有,我們都是原面。
記者:也就是說,雪健牌的面粉在之前是一點都沒添加是吧?
廠家1:對。北京市場沒有。
記者:北京市場沒有,那其他市場有嗎?
廠家1:其他市場會根據(jù)客戶需要來。
廠家2:增白劑???我們都不添加增白劑。
記者:但增白劑是國家允許的,你們也不添加嗎?
廠家2:但一般情況下,一般用戶不要求的話就不添加。
記者:哦,不要求就不添加?
廠家2:如果他要求,也是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
在記者的逼問下,大多數(shù)廠家都最終承認會適當添加增白劑,但他們也都一直強調,添加的份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那么,如果國家禁止添加增白劑,會給這些面粉企業(yè)帶來什么影響呢?
五得利面粉集團市場部經(jīng)理韓軍表示,禁止添加增白劑對大廠家來說是有益無害。
韓軍:沒什么影響,大廠家本身面的精度就比較高,也就是比較白,小廠的精度低,磨的面不白。它就加增白劑調整。這個政策對小廠非常不利,對大廠沒有害處。
韓軍還說,增白劑的注銷還將幫助廠家降低成本,并且能夠保證面粉市場的公平競爭。
韓軍:因為這個東西非常昂貴,兩萬到一萬八一噸,我們因此可以節(jié)省成本,每袋面可以節(jié)省不到一塊錢的成本。
記者:那對于你們的銷售會有幫助嗎?
韓軍:對銷售這塊是有幫助的。因為中國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競爭,就是說大家都不添加這個,這是一個公平的起跑線。對于我們來說就非常好。都不添加了,那就是誰的加工精度好、誰的廠子設備先進,誰的面就出的好。這就更加突出我們大廠的優(yōu)勢了。
大企業(yè)對新政策的即將出臺表示歡迎,而年產(chǎn)只有1千多萬斤的河北省蠡縣大莊頭振英面粉廠楊廠長也表示,可能出現(xiàn)的新政策不會給企業(yè)帶來影響。
楊廠長:沒影響。越是小廠家越是遵照國家規(guī)定,越是大廠家越是添加這個。所以呢,他們的面粉越大廠家的面粉越白。
記者:就是說,小廠家一般不添加?
楊廠長:一般小廠家都根據(jù)用戶,他需要的話就添。不需要的話,我現(xiàn)在都不添加。
同樣作為知名面粉品牌的河南雪健食品有限公司品控部李工程師則表達了與前兩者不同的觀點。她說,新政策如果出臺,可能會增加公司的研發(fā)成本。另外,對于是否能夠全面禁止增白劑的使用,李工程師也表示擔憂。
李工:要是說統(tǒng)一取消的話,這個可能性不大。那些小廠,他不像大的企業(yè)會去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去執(zhí)行,就不按要求去做。
面粉增白劑的“去”“留”,究竟是否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產(chǎn)生影響?中央臺記者楊鈞天今天在北京各大超市采訪時卻發(fā)現(xiàn),無論是零售企業(yè)還是消費者態(tài)度相當一致,都不約而同地對面粉增白劑和其他的面粉添加劑說不。
在北京一家著名的國際連鎖超市的貨柜上,幾十種面粉依次排開,有些面粉在正面顯眼處已經(jīng)標明了不含增白劑,而絕大多數(shù)面粉標注了“不含任何添加劑”的字樣。一位姓金的銷售主管告訴記者,這家超市早在進貨環(huán)節(jié)就已經(jīng)拒絕了含添加劑的面粉。
銷售主管:老百姓選擇這個面粉還是看這個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老百姓都會看。
記者:咱們這邊賣加增白劑的面粉嗎?
營銷主管:我們沒有。超市不允許。
超市拒絕含添加劑的面粉入市,很大原因還是來自消費者的觀念變化,我們的記者在超市隨機采訪了幾位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大家都認為,不管添加劑有多安全,不添加總是好過添加。
消費者:國家應該標了,里面添多少應該是一定的量,添多了肯定不好。
消費者:肯定沒有自然點的好,但是加的時間長也都習慣了,還是支持不加,化學物質比較多一點,所以還是支持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