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25
離市衛(wèi)生局要求的餐館必須公示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中用到的食品添加劑名稱的最后時限,還有11天時間。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僅有非常少的餐館照章辦理,絕大多數(shù)餐館仍然在觀望。
已公示商家:
大廳張貼公示表
在白家莊附近的海底撈,大廳已經(jīng)張貼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的公示表,消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該店自制食品的成分和所用添加劑及使用量。公示表顯示,店內(nèi)十種食品使用了添加劑,包括六種調味醬、三種涮品和一種飲料。頗受食客歡迎的海鮮醬排在公示表第一位,其中最受關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D-異抗壞血酸鈉和山梨酸鉀兩種,含量均為每公斤0.2克。海底撈公關經(jīng)理曹靜告訴記者,海底撈共有鍋底、調料在內(nèi)的120多種食品,“沒公示的食品肯定沒用食品添加劑?!?/P>
但像海底撈這樣公示食品添加劑的餐館少之又少。記者在朝陽大悅城餐飲層逐個走訪,沒看到一家餐館對自制火鍋、飲料和調味料的食品添加劑進行公示。商場里出售自制飲料的店家也未見公示。
未公示商家:
擔心特色盡失
多位餐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之所以采取觀望態(tài)度,是因為存在擔心。一家經(jīng)營火鍋店多年的老板告訴記者,很多火鍋店都以特色火鍋為賣點,底料稍有不同,火鍋的味道就會有差異。一旦公布了底料,恐怕很容易被模仿,特色火鍋也就失去了特色。他表示,實際上大部分火鍋底料里都有食品添加劑,主要是用來提味、提香的。
率先公示的海底撈難道不在乎?曹靜告訴記者,六種海底撈特有調味醬都進行了配方公示,但只是公示用到的原料,并沒有公示配方比例,能夠保證一定的商業(yè)機密。
餐館建議:
應有公示范本
一些餐館表示,雖然相關部門提出了公示食品添加劑的要求,但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范本。“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寫合適”,一位餐館負責人告訴記者,萬一要是公示出來以后,監(jiān)管部門認為公示不當,再被處罰就冤枉了。“比如火鍋里用了15種配料,是每一種都寫出來,還是寫成‘鹽、味精等等’,這些要求都很不具體?!边@位負責人認為,相關部門應該給統(tǒng)一的公示方案或者可執(zhí)行的具體范本。晨報記者 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