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 09:17
6、把切好的涼皮碼入盤中,然后調(diào)制碗汁,芝麻醬里放入蒜泥、辣椒和花椒油,再倒入適量醬油。
7、最后放入適量香醋攪勻,把合好的麻醬調(diào)料澆在涼皮上,上面放上黃瓜絲和香菜拌勻便可食用。
麻醬涼皮特點(diǎn);涼皮透亮、口感筋道、麻醬濃郁、香滑微辣。
溫馨提示:
1、洗出的小麥淀粉在其沉淀后潷出上面的清水,余下的面漿要留有少量水,使其稀稠合適才行,如面漿過稀吊出的皮子不易成型。
2、面漿里放一點(diǎn)點(diǎn)鹽是為了增加涼皮的韌性,吃起來口感好。
3、調(diào)味汁料可按自己口味來調(diào)配,稀稠濃淡全憑自己喜好來決定。
在夏日來臨之際,大炒勺再次為您奉獻(xiàn)的這款“麻醬拌涼皮”就做好了。涼爽香滑的西北涼皮,在夏季吃很不錯,供朋友們參考!
“涼皮”大致分為三種, “米粉皮”、“綠豆粉皮”和“面粉皮”,而制作方法又分為蒸皮和燙皮,也就是上籠蒸熟或用開水燙熟。蒸熟的粉皮指的是米粉皮和面粉皮,而較為筋道的綠豆粉皮需要用開水燙熟才行。
“米粉皮”要求制作起來比較嚴(yán)格,要選用好的大米進(jìn)行浸泡、磨漿和蒸皮,這樣制作出來的皮子才會筋道好吃,工序稍顯復(fù)雜一些。
“綠豆粉皮”做起來比較容易些,只要有濕粉坨或干的綠豆淀粉就可以制作。吊皮的方法是,先合好粉漿然后用旋子在攝氏85-95度的熱水中進(jìn)行烙燙,待其定型后立即浸入到熱水中燙熟燙透便可撈出,再從旋子上揭下粉皮放入到?jīng)鏊柚斜鶝?,吃的時候切條拌食即可。
用綠豆淀粉還可以制作坨狀或小魚狀涼粉,也非常透亮好吃。順便提一下,制作坨狀的涼粉比較容易,但也不是一般淀粉都可以制作的,只能用綠豆淀粉、土豆淀粉和紅薯淀粉才可以,像玉米淀粉、馬蹄粉等如不加明礬或其它凝固劑便不容易成型,但對人身體有害的添加劑建議千萬不可使用。凡是外面賣的看似很漂亮的略帶綠色的鮮粉皮,在說明中使用的是紅薯淀粉或土豆淀粉等大都使用了明礬和色素,雖然用的量很少,但建議大家最好還是不要去購買,這兩種淀粉如不添加凝固劑是吊不出皮子來的,只有純綠豆淀粉才可以達(dá)到單獨(dú)凝固而不加任何凝固劑的要求,并且顏色應(yīng)是白的。因此紅薯淀粉和土豆淀粉只可以在家制作粉坨狀的涼粉,而不能制作較薄的粉皮。
在所有的“涼皮”制作中,比較容易上手的就是“面粉皮”了,一般制作起來不容易失敗,除非你沒掌握好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只要您稍加留意便可百分百的制作成功。其實(shí),在家做起來既簡單又容易,今天就介紹這款最簡單的,也是我常做的西北一帶的美食“麻醬拌涼皮”。
這次制作有些改動,我準(zhǔn)備分為兩個章節(jié),把兩個章節(jié)用兩篇日志來介紹。先介紹“涼皮”的制作方法,然后在下一篇日志中再介紹用洗過面的“面筋”制作一道江南美食“紅燒烤麩”。為了省事,我用一塊面團(tuán)分別制作出兩款美食,一北一南具有不同地域的風(fēng)格,兩種口味兩種做法,但全是出自一塊面團(tuán),呵呵!
原文地址: https://home.meishichina.com/space-96059-do-blog-id-186249.html